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贵州黔西南州:借重大数据前移“监督关口”

发布日期: 2017-10-19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

  近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公共资源交易廉洁诚信大数据正式启用,意味着黔西南州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都在“大数据”的监控之下,真正做到监督关口前移,实现交易项目“公开、公平、公正”,建立健全行业主管部门与纪检监察及司法部门的衔接机制,搭建跨部门协同监督机制,推动实现各部门之间监管资源共享、联动预防监控、联动检查处理机制,在全州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横向协调、纵向联通的协同监管新格局。

  公共资源交易廉洁诚信大数据库由黔西南州纪检监察机关、黔西南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多部门联手建立,将通过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风险预警等强化对公共资源各交易主体的监督,促进行业监管部门切实履职,以交易主体的诚信推动招投标领域诚信,更好实现全州营商生态的山清水秀。

  建立三大廉洁诚信数据库

  当前,各地数据库建设仍旧以本地交易主体信息汇聚为主,黔西南州顺应交易市场化趋势,打破本地局限,廉洁诚信数据库由州内交易各方主体廉洁诚信信息库、州外交易主体廉洁诚信信息库、行业(部门)和项目廉洁风险信息库共同组成,将州内州外诚信信息一网打尽。

  州内交易各方主体廉洁诚信信息库由州纪委监察局会同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收集项目业主(招标人)、投标人(供应商)、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在州内的违法违纪违规信息建立,并定期更新,实行动态管理。

  州外交易各方主体廉洁诚信信息库由纪委、公、检、法等部门的大数据系统获取州外投标企业(供应商)、招标代理机构的廉洁诚信数据,每年定期会商研判。

  行业(部门)和项目廉洁风险信息库对州内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州内安排部署的重大项目进行廉洁风险评估,对重点行业(部门)、重大项目等进行廉洁风险分析,分门别类确定风险等级。每个信息库分为三个风险等级,即红色(高风险)、橙色(中风险)、绿色(低风险)。

  截至目前,廉洁诚信数据库已收集廉洁诚信信息800余条,并对50家招标代理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125家投标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和项目负责人、166名评标专家进行了廉洁诚信信息比对,发现了15家招标代理机构、18家投标企业存在廉洁信息记录,3家投标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存在行贿犯罪信息记录,1家投标企业为失信被执行人。

  红色风险等级禁止参与交易活动

  廉洁诚信数据库由业主单位、招投标中介机构(招投标代理机构),评标委员会委员(评标专家),投标人(投标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廉洁诚信情况组成。各交易主体的诚信情况主要包括纪检监察机关在执纪审查中涉及的违纪违法记录、行贿犯罪记录、失信被人民法院执行记录、人民银行的征信记录,以及专业征信软件收集的信用记录。

  以廉洁诚信数据库为基础,中心将公共资源各交易主体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违法失信行为进行风险分级分类,分为红色(高风险)、橙色(中风险)、绿色(低风险)三个廉洁诚信风险等级,确定廉洁诚信评分参考标准。红色等级的,实行一票否决,禁止参与交易活动;对橙色等级的,采取廉洁风险预防约谈、按评分参考标准扣分等措施;绿色等级的,采取常规监管方式,促进行业廉洁自律,推动招投标领域诚信。

  以往,公共资源交易主体相关行为已经构成行贿罪后,当事人才会被纳入黑名单,由于惩戒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行贿人还能继续参与交易活动,一些未达到入刑条件的受贿行为也还能继续打“擦边球”,随着黔西南州公共资源交易廉洁诚信大数据库正式启用,非廉洁诚信行为将受到严厉惩戒,且凡是被纳入该大数据库的高风险失信者将不得参与交易活动,各类违法违规行面临高成本风险,从而减少和杜绝交易腐败的滋生。

  协同监督构建交易“防火墙”

  黔西南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州纪委监察局共同制定了《公共资源交易协同监督工作程序(试行)(2017版)》和《公共资源交易协同监督操作手册》,利用州纪委监察局建立的廉洁诚信数据库信息进行协同监督,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防控措施,从事前介入预防、事中强力监管、事后跟踪督查三个方面构建“防火墙”,对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进行风险防控。

  项目开展招投标前要进行预防监督。从项目受理登记入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即对该行业和项目廉洁诚信信息进行比对,对高风险的行业和项目开展廉洁风险预防提醒谈话,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提前打好“预防针”。对招标代理机构的项目,要对代理机构进行风险比对,属“红色”等级的招标代理机构,实行一票否决,要求项目业主重新选择;属“橙色”等级的,进行询问示警约谈,并签订廉洁承诺书。

  加强事中监管强调对招投标全过程实施监管。在招标公告发布后至中标通知书发出之前,中心按照招投标管理的要求,全程跟踪项目交易过程,发现涉嫌违法违纪违规情形,及时通报州纪委监察局,州纪委监察局实时调度处理。

  评标专家管理方面,要求对州内评标专家风险进行比对,凡属“红色”风险的,上报省评管办进行黑名单管理,禁止其参与项目评审工作。对通过省综合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的评标专家,在项目评审前进行风险比对,凡属“橙色”风险的,由纪委监察局会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预防提醒谈话,同时签订廉洁承诺书。

  为加强投标人风险防范,中心要求在评标办法中增加投标人廉洁诚信得分项,评标时,由纪检部门向评标专家提供廉洁诚信信息,由评标专家对投标人进行比对,属“红色”等级的投标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投标资格;属“橙色”等级的,对廉洁诚信得分项进行相应扣分。

  项目中标公示结束后,州纪委监察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橙色”的中标人或行业(项目)负责人,进行预防提醒谈话,同时签订廉洁承诺书,并跟踪落实承诺的情况。对风险较大的项目,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风险防控方案。涉及投诉举报的,由纪委监察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跟进核实;涉嫌违法违纪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及时处理。

  在公共资源交易廉洁诚信大数据库的支撑下,纪委监察机关、行业主管部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多方协作,各司其职,从不同方面解决预防腐败,将有效遏制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