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2-01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
近年来,各地的土地出让陆续出现了限定未来房屋售价、配建保障性住房、竞拍自持面积等限制性条件的变化,让不少关心“房价”的老百姓眼前一亮,制度的改变为百姓带来不少福利。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都是公共资源、是国家财富。随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的推进,机制的完善,以及电子化系统的建设,土矿产权交易规则和方式迎来新变化,进一步实现各类资源的充分流动,激发了市场活力。
新版矿业权交易规则出台
2017年9月6日,国土资源部印发修订后的《矿业权交易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则》落实国务院有关推进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的要求,明确指出,矿业权交易平台是指依法设立的,为矿业权出让、转让提供交易服务的机构。矿业权交易平台包括已将矿业权出让纳入的地方人民政府建立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建立的矿业权交易机构等。
新修订的《规则》在诸多方面作出了调整:在总则里,调整了规则的适用范围,油气和非油气矿业权出让均适用,矿业权转让参照执行;规范了交易平台的内涵;明确了国土资源部登记权限需要招拍挂出让矿业权的组织实施主体等。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17年12月18日,期盼已久的“方案”终于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为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作动员部署。
《方案》提出,要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监管,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逐步建立起归属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公开透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建立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监管严格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并纳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管理。湖北省和上海市分别牵头承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及交易系统建设运维任务。
据预测,全国市场正式启动交易、履约估计要到2020年,区域碳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与全国市场并行。
江苏全面实施矿业权网上交易
2017年起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实施矿业权网上交易(不见面交易),江苏省矿业权网上交易系统全面运行,是构建矿业权交易市场“阳光工程”的重要内容。矿业权网上交易能够吸引更多竞买人参与,通过充分竞争最大限度地显现了矿产资源资产市场价值,同时有效避免了行政人为干预和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防止围标串标现象;减少竞价人的参与成本。
江苏省矿业权网上交易系统建设将交易流程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推动交易规范和标准进一步完善。通过集群部署,建成了全省统一、覆盖交易全过程的国土资源矿业权交易平台,达到集约、节约投资,提升交易监管水平的目标。系统建设过程中引入的“交易全过程信息化”“交易过程全方位安全保密”和“全省国土资源矿业权统一交易平台”三大创新应用模式,确保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安全性和先进性,确保节约集约投资,进一步改善矿业权交易管理环境。
浙江全面实施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
没有了传统“招拍挂”的喧嚣与嘈杂,唯有显示屏上滚动的报价和计时读秒。2017年7月19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出台《全面实施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网上交易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7年10月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全面实施网上出让。此前,浙江省还出台了《浙江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网上交易规则(试行)》。
通知要求,2017年8月底前完成系统接入;9月底前完成模拟测试和试运行;10月起全面实施。对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实行网上交易的,省国土资源厅将关闭土地供应动态监管系统现场交易信息录入通道,未经网上交易系统交易的土地出让,不得发放土地出让合同监管号,直至实行网上交易。目前,杭州、义乌、嘉兴、舟山等多地已通过交易系统完成首宗土地网上交易。
启用网上交易系统后,交易平台从有形场所向电子化平台转变。信息发布、申请、竞价、成交结果等都按设定程序通过网络自动辨读,网上交易相关数据信息全部在互联网公开,最大限度地促进国土资源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开。
排污权交易纳入统一平台
“排污权交易”作为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重要市场化手段,已在我国试点10年。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推进以来,在基本完成四大类交易进场的基础上,各地纷纷将排污权交易纳入统一进场范围,兰州、荆门、襄阳、台州等多地在2017年度敲响排污权交易“第一锤”。福建、新疆等地还出台新规,下调排污权交易服务收费,运用价格杠杆促进企业排污。
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我国则有望成为全球排污权交易第二大市场。为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多地出台相关文件,加强交易监管。东莞还搭建排污权交易综合监管系统平台,不仅实现面向企业的排污权交易信息的发布与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二级市场交易,还可对内实现环保管理人员对排污权交易的全过程监管,同时按管理区域、时间和污染物指标等对企业排放超标情况进行查询。
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三农建设
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以此为目标,各地积极建设农村产权交易流传平台,规范农村产权交易。《河北省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11种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品种,并且要求减轻农民负担,交易平台对进行交易的农户免收服务费用。湖北省已建成市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70个。
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可以进一步盘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等资源性财产,农民房屋、建筑、机械设备等经营性财产及非经营性财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帮助农民进行融资等金融活动。以丹阳市为例,截止到2017年12月底,全市进场交易项目共计644笔,实现交易总额1.65亿元,溢价达1188万元,有效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成为农民增收和集体组织增收的重要支撑。
推动产权交易进场多样化
随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力度的不断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的不断调整完善,产权交易业务范畴除房产交易、涉诉资产、国企产权、金融产权外,各地在探索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将知识产权、农村产权、文化产权等业务纳入,交易进场范围不断拓展。
例如:新出台的《娄底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和交易监督暂行办法》将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特许经营项目,大型户外商业广告经营权、车牌号码拍卖等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惠州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及东江流域取水量分配指标转让项目在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所正式挂牌。黄山旅游集团公司首例经营权出租项目——“黄山风景区北海、排云亭、玉屏楼连心锁经营点招租项目”在黄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用网络电子竞价方式成功交易。
推进产权交易进场多样化,保障产权有序流转和交易公平,成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产权交易市场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