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2-02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
2017年以来,从治理“车轮上的浪费”,到深化“车轮上的改革”,从公车改革探索创新提供方式,到科学保障公务出行,从中央到地方,公车改革政策层层落实以来,受到人民群众广泛好评,也实现了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取得不小的成效。
公车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
2017年10月16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布近5年公车改革情况:目前中央和国家机关140个部门公车改革率先收官,全国29个省(区、市)公车改革基本完成。
公车改革以来,各地党政机关打破旧的公务用车使用和管理模式,建立新型公务出行保障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公车私用、超编制超标准配车、公车经费支出居高不下等痼疾。根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数据,近5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共取消公务用车3868辆,车辆压减率达61.8%,安置司勤人员2126人,节支率达10.5%;公开拍卖取消车辆2046辆,溢价率达65.15%,上交国库处置收入1.13亿元。
地方改革也取得较大进展,基本实现公车改革的总体目标,切实实现公务出行便捷合理、交通费用节约可控、车辆管理规范透明、监管问责科学有效,基本形成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新能源汽车成公务出行首选车
2017年12月11 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对此前两办印发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了新增和修订。
新出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规定,党政机关应当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这是目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作为公务用车首选的最高级别要求。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增长,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的采购大单频现,达到1亿元的采购项目有11个,采购额超百万元的共126个,预计2018年将再创新高。
修订后的新《办法》更着眼于提升公务用车管理效能,明确集中统一方向,公务用车要严格执行规定的排气量、价格等标准。政府带头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举措,有助于倒逼新能源汽车研究与服务的转型升级。
公务用车标识化、GPS成监督标配
2017年来,各省份陆续发文推行公车标识化。公车标识化、GPS定位被越来越多的地方确定为监督公车的法宝,起到了公车改革助推器的作用,同时也是对百姓关切的一种回应。
2017年10月,陕西省宝鸡市公务用车管理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公务用车“两化(平台信息化、车辆标识化)”工作。为车辆统一加装卫星定位系统,实行全程实时监管,并对车辆喷“公务用车”醒目标识。吉林省在2017年年底也启动了公车“标识化”改革,将公车使用置于百姓监督之下,倒逼有关部门在公车使用上行为规范等。
公车标识化、GPS定位是公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0个省份推行了公车标识化、加装GPS定位,很多地方建立公车管理平台,对公车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管。
公车租赁行业发展座谈会召开
2017年9月25日,由《公共采购》杂志主办的“2017公车租赁行业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多家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采购部门公车租赁的相关负责人、行业专家与首汽约车、神州优车等主流车企齐聚一堂,共话公车租赁未来发展机遇。
公车改革全面落地后,公务用车需求依然存在,如国际会议、外事活动、国内大型会议等。这片新兴市场引发越来越多的汽车租赁企业用科技手段来提高管理和服务。但在市场未达到充分竞争的阶段,公车租赁市场依然问题凸出,不利于公车租赁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参与双方应积极转变传统的公务用车运行管理方式,主动破除壁垒,创造更多条件,促使公车租赁成为公务出行的新常态。
双积分政策落地
2017年9月28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所谓“双积分”,是指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过去,汽车制造商的平均燃油消耗量达标了,其旗下的车型就能顺利生产。如果没达标,那么平均油耗就是“负积分”。现在,国家在此基础上又加了“新能源汽车积分”。未来对车企的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将实行并行管理,简称“双积分制度”,此政策的落地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出现质的扩张。
现阶段,双积分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机遇,将加速公务出行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
公车采购首次向网约车平台开放
2017年5月17日,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公布关于2017—2018年度浙江省本级、杭州市本级公务出行用车(网约车)服务采购项目的招标文件。2017年6月,神州专车和首汽约车等相继中标浙江省和杭州市两级公务用车。浙江、杭州两级政府将网约车纳入公车采购,是全国公务用车需求首次向网约车开放,引发多地对公车改革新方式的再讨论,2017年也由此被称为“公车网约元年”。
此前,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在2017公车租赁行业发展座谈会上曾透露,网约车在公车服务中有很多优势,目前正在跟相关部门积极沟通,研究将网约车纳入公车采购范畴。
引入网约车后,政府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大数据,清晰可查用车轨迹,且能做好用车监管和追踪,有效防止公车私用。同时,平台集管理、结算、报销、对账一体化,可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公务出行效率。
年度公车采购数据发布
2017年,全国政府车辆采购总体采购金额呈上升趋势,据《公共采购》杂志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采购规模超过百万元的车辆采购项目共1281个,采购总金额达121.46亿元。相比2016年的1225个增加56个,采购金额增长了40.53%,采购高峰期集中在第四季度。
往年,在各类汽车采购项目中,消防车和公交车的采购额总是十分抢眼。而2017年,新能源环卫车像一匹黑马冲出重围,位居汽车采购十大项目之列,总采购额达28.17亿元,采购项目445个,占采购项目总数的34.74%。此外,2017年专用车、执法执勤用车、公务车租赁等采购项目也明显增多。
使命催征步履急,改革创新无尽期,展望2018年的公车采购市场,地区发展不均衡对应的改革措施会有所调整,但是整体的方向性仍保持一致。随着政府采购统一化、公平化,市场势必会更加规范,实现长足发展。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共资源网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