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3-08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
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局长李新平
2017年11月,云南省统一的电子化平台顺利通过国家认证并在全省范围内正式上线运行。以电子服务系统为枢纽、电子交易系统平台为基础、电子监督系统为保障的“一张网”全面覆盖省、州(市)、县三级,交易全过程电子化基本实现。截至12月底,实施并完成电子化交易项目共7706个,交易金额2625.3亿元。至此,李新平的肩上终于感到了一丝轻松,但这轻松很短暂,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强烈的紧迫感,时不我待,更加艰巨的任务在等待着他。
自2016年5月调至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以来,作为党组书记、局长,李新平始终以兢兢业业的态度,求真务实、勤奋进取、勇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履行职责,推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改革事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高起点,高要求
接触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后,他一直在思考,重点工作应该抓什么、改革实践要从哪儿着手、实现什么目标?因为可以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起点高,要求更高。原因就是在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方面,云南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2年底,云南省就建成了层级清晰,覆盖省、州市、县的三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体系,是全国最早完成省、市两级四类平台整合的几个省份之一。随后又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省统一,成为全国机构和管理体制最健全、运行机制较为合理的先进省份。有珠玉在前,压力可想而知,但熟悉了解李新平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富有激情、善于思考、敢想敢为的人,经过多次的下基层考察调研和走出去学习先进省市的成功经验,他带领班子成员反复讨论研究,最终明确抓重点,以“一网三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化。
“我们虽然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李新平表示,信息化是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支撑,只有把电子化平台“建好”“联好”“用好”,才能真正建成全省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但万事开头难,开拓者总是需要勇气、智慧和付出的。面对实施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李新平始终求真务实,对“一网三平台”项目申报、建设部署、协调指导、运行保障和应用培训;协调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公共服务系统与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接工作;协调各地各部门电子政务和电子监管系统与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公共服务系统对接等工作时刻放在心上,明确时间进度,在关键节点上严格把关。他还反复强调,时间紧,任务重,质量是电子化交易平台的生命线,严格要求工程质量。要严格按照省级统一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实施、统一建设部署的建设思路和全省“一盘棋”“一张网”的建设模式,构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省、州(市)一次建设、一次部署、一次到位、终端覆盖县级,全省共享共用的“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格局。在他的带领下,在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上下一心的努力下,到了2016年底,云南省电子化平台实现了“建起来”“联起来”的目标,2017年通过组织全方位的培训和运行,已实现“用起来”的目标。
开拓创新出实效
完成电子化平台建设,实现全过程电子化交易一直是李新平要实现的工作目标之一。在李新平的领导下,云南省构筑了项目主体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督、交易管理机构综合监督、监察和审计部门专门监督的“五位一体”的立体监督模式。他还提出,依托电子化平台转变监督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推动实施电子化监管,对交易活动实行全程在线监督和动态预警,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和交易活动信息作为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
李新平深知要想实现交易阳光透明、公平公正,就要不断完善优化平台整合,严格落实“应进必进”要求,着力推动其他涉及公有、公共、公益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纳入统一平台体系。遇到困难阻力,他从不轻言放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百折不挠。在他的领导下,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进场范围涵盖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司法或行政机关罚没财物处置七大类,是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整合范围最广的省份之一,提前完成了国家要求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目标。同时,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第二类疫苗集中采购、公务用车改革取消车辆拍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出租、国有企业大宗物资采购等项目逐步实现进场交易,交易范围进一步拓展。
经统计,2017年,全省完成进场交易项目47445个,中标(成交)金额7101.92亿元,较2016年增加1350.90亿元。其中,省级完成交易项目2470个,中标(成交)金额约3110.8112亿元,较2016年增加1133.0936亿元,同比增长57%。
李新平还非常注重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改革经验的推广交流,不断加强与外省兄弟单位、本省系统内单位的沟通交流。近年来,先后有安徽、广州、甘肃、宁夏、青海、浙江等省区前来交流分享云南建设经验,同样云南省也学习借鉴了其他省份先进经验。
廉洁自律,抓好交易管理“生命线”
作为单位的“一把手”,李新平严于律己,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使命,时刻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心中,从来不搞特殊化。除了带好头,他还坚持务实为民,坚决维护群众利益。牢牢树立群众观念,严守群众纪律,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严明工作纪律,严禁公管部门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工作便利向招投标代理机构透露信息,影响开标评标的公正性;严禁公管干部与投标人、招投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相互勾结围标、串标;严禁违规收取保证金、服务费。他要求公管部门应坚持铁面执纪,进一步强化震慑作用,始终保持防腐惩腐的高压态势,对于发现的违纪问题线索,依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做到管行业、抓行风,营造和维护良好的行业生态。
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在李新平带领下,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在强化监管的同时,着力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自身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生命线”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强化交易服务环节的相互制衡,在系统内部建立“纵向层层有监督、横向处处有制约”的网格化风险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