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4-18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4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举行4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政研室主任、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出席发布会,介绍一季度经济运行、重点领域改革进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及近期出台的重要政策文件等方面情况。60余家境内外新闻媒体80多名记者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对于近期出台的重要文件,严鹏程介绍,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大幅缩小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范围。这是招标投标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扩大市场主体特别是民间投资者的自主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新规定主要修改了3方面内容:一是缩小必须招标项目范围。从使用资金性质和具体项目范围等方面,都作了大幅缩减。二是提高必须招标项目规模标准。将施工的招标限额提高到400万元人民币,将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采购的招标限额提高到200万元人民币,将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采购的招标限额提高到100万元人民币。三是明确全国执行统一规模标准。删除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规定本地区必须进行招标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的相关规定,明确全国适用统一规则,各地不得另行调整。
对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严鹏程介绍,联合奖惩机制实施成效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已累计签署36个联合奖惩备忘录,并持续推进联合奖惩措施落地见效。一是法院执行领域。截至4月中旬,全国法院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1036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1088.8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高铁动车票416.4万人次,200多万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义务。二是税收征管领域。截至3月底,各级税务机关累计公布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8614件,一季度新增公布1316件。已累计推送联合惩戒信息9.43万户次,共限制6234户获得政府性资金支持,限制6301户参与政府采购,限制6405户获得金融机构融资授信支持。共有1090户“黑名单”当事人因主动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后,从“黑名单”中撤出。三是海关进出口领域。截至3月底,海关总署公布高级认证企业3043家、失信企业5009家。海关总署对来自税务、质检、财政、环保等部门523家失信“黑名单”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其中4家高级认证企业和52家一般认证企业被下调为一般信用企业,382家一般信用企业被限制成为认证企业,523家企业进出口货物在事中通关环节被实施了严密监管。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