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湖北:“三个着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发布日期: 2019-07-09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梅德华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梅德华】近年来,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紧抓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围绕市场主体需求,从“三个着力”上下功夫,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湖北省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实现进场交易金额1529.31亿元,其中招投标类项目1409个,标段1797个,交易额1077.85亿元,按可统计项目计算,节约资金40.03亿元,节资率5%;拍卖交易类交易额186.51亿元;全省医疗机构药械采购金额264.95亿元。

  着力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上下功夫

  全面取消投标人下载电子版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费用。过去,投标人每购买一份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自2017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了投标人下载电子版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的费用,每年至少可为投标企业节约费用2000多万元。

  降低投标保证金缴纳标准。目前,进入中心交易的七大类别(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矿业权转让、补充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药品集中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第二类疫苗集中采购),仅工程建设项目类收取投标保证金,自2017年1月1日起,降低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缴纳标准,投标保证金缴纳比例由最高不得超过项目估算价的2%,降为最高不得超过项目估算价的1%;投标保证金缴纳金额由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降为最高不得超过50万元人民币,降低了30万元,据测算,每年可为企业减少占用资金18亿元。

  降低收费标准。目前,进入中心交易的除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外,其他的矿业权转让、补充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药品集中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第二类疫苗集中采购等类别都是零收费。自2017年6月1日起,在原标准基础上又降低交易平台信息服务费30%,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

  着力从运用信息技术上下功夫

  全面实现网上办理。从2014年开始,中心以“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为抓手,主动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逐年分门别类推进网上事项办理,经过几年的努力,2018年实现了包括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矿业权转让、补充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药品集中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第二类疫苗集中采购等所有进入中心交易各类业务的网上办理,做到了让企业只在线上跑,不在路上跑,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变。据估算,每年可为企业节约交通、食宿、印刷等费用7000多万元。

  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从今年3月1日开始,全流程电子化率实现全覆盖,达到100%。在中心交易的包括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矿业权转让、补充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药品集中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第二类疫苗集中采购等七大类别全面实现电子化无纸化,每年为各方主体节约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是不可估量的。

  实现CA数字证书兼容互认。经过技术攻关,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18年1月率先在全省完成了CA互认工作,真正实现CA证书(全省CA共有4家单位)任何一地办理,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部实现互认功能,此举解决了市场主体重复注册交费和“狗比人多”的问题,每年可为企业减少直接成本1000多万元,间接成本4000多万元。

  积极推进远程异地评标。为解决市(州)、县(区)评标专家资源匮乏,评标成本高,评标专家旅途奔波等问题,从2016年开始,中心按照全省统一部署,以省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实现了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17个市州和30多个县(市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远程异地评标工作,2017年8月与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18年12月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省际远程异地评标。

  实现“不见面”开标。今年3月1日,中心所有进场交易项目的开标过程都在网上进行,投标人不用再到现场,只需用CA锁登录网上开标大厅上传投标文件参与竞标,大大节约了投标人的交通食宿等成本,每年可为投标人节约差旅费等1亿多元。

  着力从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上下功夫

  建立招标项目受理容缺机制。为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招标项目受理容缺机制,为国家和省重点工程、扶贫开发等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在具备基本招标条件,其他条件和申报材料暂缺的情况下先行受理项目登记,招标文件下载与其他审批程序并联操作,让申请人最迟在中标通知书发放前补充完整相关资料,尽可能为招标人节约时间,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每年办理容缺登记项目100多个。

  最大限度提高交易服务能力。2017年以来,中心通过及时跟踪服务和地所改造,优化开评标场地的空间布局和时间安排,实现开评标场地最大化利用,单日开标场地安排由12场次/天提升至18场次/天,单日评标场地安排由12场次/天提升至19场次/天,大大提高了开评标场地利用效率,方便了市场主体。同时,打破节假日的界限,加班加点服务项目推进,提供全天候全时空的服务。

  推进服务标准化。中心自2017年开展标准化服务,出台了《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服务标准》,明确了交易场所、服务行为、招标投标、药械采购、拍卖交易、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档案管理和监控室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制定了《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服务标准化考核办法》,2018年申报了省级标准——公共资源招标投标服务工作规程,将于近日发布。

  从严规范内部管理。近年来,中心加大内部管理力度,以管理促规范,以制度促规范。先后出台《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风险防控的实施意见》《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风险防控管理办法》《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实施办法》《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据统计暂行办法》《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等,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内部管理,营造创新创业、勇于担当的良好氛围,增强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