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晒政采支出,2019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完成

发布日期: 2019-08-29     来源:财政部网站

  部门决算公开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是中央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回应社会关切的具体举措,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透明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7月19日,财政部组织93个中央部门在一天内依法向社会公开了2018年度部门决算。

  一、反映改革结果,公开稳中有进

  今年是中央部门第9年公开决算,并按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的新部门公开。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在公开范围、公开内容、公开形式等方面稳中有进。

  (一)公开范围保持稳定。机构改革后,中央部门有所减少。决算公开的部门范围与上年保持一致。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和国家医疗保障局等新组建部门首次公开决算。

  (二)公开内容保持稳定。中央部门继续公开了8张决算表和收支说明,部门职责和机构设置,“三公”经费、机关运行经费、项目预算绩效、政府采购支出、国有资产占用情况等社会关注的重要信息,以及对决算中专业术语的名词解释。

  (三)公开形式保持稳定。中央部门自主在门户网站公开决算的同时,财政部继续采取“一站式”发布方式,逐一将93个中央部门决算公开链接抓取发布至财政部门户网站“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的“部门决算”栏目,并同步发布在中国政府网“中央预算决算公开”专栏,让公众在第一时间“找得到”公开信息。

  (四)支出明细公开再加力。2018年财政部实施了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其中部门预算经济分类在原有科目基础上取消了政府预算专用科目,增设了体现部门预算特点的科目。本次中央部门决算首次按改革后的部门预算经济分类科目公开。

  (五)预算绩效公开更亮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央部门第4年“晒绩效”,公开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部分项目绩效自评结果、重点绩效评价报告等绩效信息。公开项目范围涵盖了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绩效自评结果公开数量达到235个,比上年增长41%;重点绩效评价报告公开数量达到81个。

  二、工作稳步推进,筑牢公开基础

  为向人民群众交出一本看得懂的年度账本,财政部会同中央部门,从决算编报开始,抓住决算审核、草案报送、公开准备等重点环节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一)落实机构改革要求,加强决算编报指导。财政部继续加大对中央部门决算编制指导的力度,并结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实际,专门发布编审问答,重点指导机构改革涉及部门的决算编报。经过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决算编制账表一致,各项收入支出不重不漏。

  (二)层层加强决算审核,保障决算数据质量。从预算单位自审编报的决算,到中央部门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决算,再到财政部审核各部门的决算,各环节都采取措施加强审核,及时纠正审核审计发现的问题。

  (三)按时报送决算草案,推动绩效管理向纵深开展。按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将20个重点民生政策和重大项目绩效评价报告、265个项目绩效自评结果随中央决算草案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分别比上年增长33.3%和45.6%。

  三、加强组织协调,舆情评价积极

  财政部认真制定完善公开工作方案,明确公开要求,为决算公开提供具体指导;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8年中央决算后,立即开展向中央各部门批复决算工作,在法定二十日内完成所有中央部门决算批复工作,并督促中央部门提前整理本部门公开内容,力求公开规范、步调一致。

  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后,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有关专家接受了媒体采访,舆情评价积极。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中央部门进一步提升决算管理水平,强化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严格规范预算执行,为继续深入推进决算公开打好基础。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