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甘肃:“五办”举措助力交易活动有序开展

发布日期: 2020-02-20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和省公共资源交易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要求,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采取“五办”举措保障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有序高效开展,全力以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重点项目“直接办”。面对疫情,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局主动谋划,及时报请省政府同意,在疫情防控期间“特事特办”“急事特办”。一方面,针对疫情防控急需的应急医疗设施、隔离设施等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由业主直接发包,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物资保障。另一方面,针对全省重大项目、民生工程项目,大力简化招标程序,经有关部门认定即可采取邀请招标等方式组织交易,大幅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全省重大项目、民生工程项目等尽快开工建设。

  优化流程“网上办”。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局集中力量,利用一周时间完成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开评标系统”的研发和部署工作,并为各市州免费提供使用。通过部署该系统,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聚集,简化了交易流程,创新了交易方式,提高了交易效率,实现了项目进场受理、场地安排、公告公示、标书下载、保证金提交、组织开标、中标通知书发放等交易环节网上办理,投标企业在家即可完成项目交易全过程。该系统上线3天以来,已完成7个交通建设项目11个标段的在线开标工作,参加投标企业50余家,交易金额达16.2亿元。同时,积极推进电子评标和远程异地评标,为行政监督部门开通电子监管通道,做好网上交易见证和监管服务。

  应急采购“挂牌办”。作为甘肃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局认真落实相关药品、医疗器械和防护用品的应急招标采购工作,采取24小时全天候保障,高效运行“三大医药采购平台”(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平台、省高值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采购平台)。截止2月14日,已完成22种急需药品的采购工作,采购量达到412万支,目前各类药品供应正常。与此同时,积极协调310多户企业,尽最大力度供应防护类和消杀类物资,目前,已协调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向甘肃捐赠盐酸阿比多尔颗粒剂60000包,价值18万元;兰州康惠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捐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镇咳宁糖浆、阿莫西林胶囊等药品,价值12.88万元;吉林英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捐赠注射用磷酸肌酸钠4000支,价值19.8万元。

  规范有序“错峰办”。甘肃省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采取项目预约、错峰交易等方式,积极响应各方服务需求。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对确需组织现场评标(评审),且采取随机抽取方式难以组建评标(评审)委员会的,按相关规定确定评标(评审)专家,并在现场错峰评标,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同时,各级平台通过门户网站及时公布交易服务办理咨询电话或开通在线咨询服务,为交易各方远程提供政策解答、流程引导、释疑解惑等服务。

  科学防护“安全办”。疫情爆发以来,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严格落实人员登记、健康监测、环境消毒等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有效防范疫情扩散。尤其是为保障现场评标(评审),建立应急机制,在通知参与评标前,询问专家个人身体状况,以及近14天有无重点疫区旅行情况、有无与发热病人接触等情况。要求在评标期间全程佩戴口罩,调配较为宽松的评标场所,定时消毒通风,最大限度上确保人员健康安全。

  2月4日至14日以来,甘肃省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120余个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项目。其中,G248线兰州至马关公路大岭山至新城段、省妇女儿童医疗综合体项目等一批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完成招投标工作,保障了工程建设按期推进。目前,依托新上线的网上开标系统,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局正在对各市州及县级交易平台开展电子交易远程培训,预计两周内即可消化疫情防控期间积压的全部延期、暂停的交易活动,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减轻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影响。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