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山东:数据赋能实现“云端存储 链上服务”

发布日期: 2020-05-1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刘茂华 孙建山 邵鹍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刘茂华 孙建山 邵鹍】区块链作为数字时代的前沿新技术,能极大地推动信息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近年来,正逐渐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被视作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数据共享研究

  目前,在交易数据共享的解决方案中,多采用本地存储模式,无法避免数据“中心化”管控模式带来的风险和制约,阻碍领域内数据的共享交换,无法赋予数据更大的价值。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对等可信数据的网络技术,为建立可信任、点对点的数据安全共享提供了技术基础。基于这方面的研究,突破了大家对“中心化”管控模式下交易数据分布存储、资源共享互联的认知,给出认识和理解去“中心化”共享模式的一个新视角,印证了其有很深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区块链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涉及到投标企业、招标人、各地市交易中心、行业监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等多方主体。

  首先,场景存在于跨层级、跨部门、跨平台、跨系统的业务信息交换、共享和协同过程中,交易中心间、与其他政府部门间、系统平台间存在着多元主体之间的互信、互认、互操作、标准数据格式一致性等问题,导致很多部门害怕担责,不愿意共享信息,数据上链后可打消这些疑虑。

  另外,共享数据的实时性、数据所有权以及数据产生、使用和流动全生命周期的归宿管理等问题,也阻碍了数据共享和交换。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交易数据共享理论与研究思路,为建设安全性高、可信任、实时交换、数据一致、可溯源及信息公开度高的交易数据共享平台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其次,研究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共享模型,能够塑造全新的社会信用和对等管理方式,可应用于交易机构间、部门间、部门内部交易机构和其他政府部门及公众间的交易数据资源共享,也适用于跨境政府间信息交换,为国家政策决策、经济预测评估、国有资产使用情况和证书认证等跨境业务提供可靠支撑。

  最后,利用区块链中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对信息提供者行为影响的机理,强化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的激励及约束作用,发挥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积极引导信息提供者行为的重要作用,能够实现交易数据共享的标准化、实时化和智能化。

  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交易数据应用场景

  搭建基于分布式区块链服务的智慧监管应用场景。交易全过程存证指的是基于交易业务流程数据上链和交易行为数据上链,当交易存在纠纷或者问题的时候,提供一套可信的证据链,实现全环节风险防控、全过程可溯可查的目标。如果出现违规操作,链上完整、不可篡改的数据记录将作为监管部门的有效证据链条,便于监管部门核查和辨别。

  搭建基于云端存储的链上信息公开应用场景。面对遭遇投诉质疑、负面声音不断、社会公信力受损等问题,“中心化”管控模式下的交易平台难以向社会公众自证清白。区块链通过提供存证基本服务,对于交易过程中产生的节点数据、工作流数据等都可以取原始文件的Hash指纹存证到区块链上,可以实现上链后的永久记录查询、追溯、审计验证,提升服务能力和公信力。

  搭建基于智能合约技术的合同履约应用场景。智能合约应用于合同管理是基于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相当于在计算机系统中构建一份参与方均执行的合同,区块链中的各节点自动对智能合约的每一步进行监督,信用评价数据随之清晰地刻画交易双方履约情况,还可以监督管理后续合同执行的完成情况。

  搭建基于共识机制的平台数据防篡改应用场景。采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账本中的每条记录都有一个时间戳和唯一的密码签名,没有中间的第三方的参与,参与者根据共识原则来制约和协商对账本中的记录进行更新。如果想篡改数据,一是需要通过技术手段篡改最少51%以上分布服务器的数据库数据。二是控制51%以上的节点后,获取51%以上的私钥,登录数据库才可以进行数据修改操作。所以理论上讲除非所有的节点被破坏,否则数据就不会被篡改,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搭建基于区块链的CA互认应用场景。在区块链平台嵌入集成支持CA数字证书应用的“易链签”应用工具,实现业务办理向指尖端延伸,交易主体一处注册办理CA数字证书,可以在合作方交易中心通过手机扫码登录其交易平台,以及对投标文件加解密和电子签名应用,彻底摆脱重复注册、重复办理CA的问题,真正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

  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诚信评价应用场景。区块链技术有效记录招标过程中的各方诚信问题,应用其在链上信息的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方式,可以成为投标人业绩数据和信息记录的载体,有利于完善动态诚信评价模块,可自动反馈至交易环节,实现诚信流在交易环节的应用。

  打造“云端存储,链上服务”新模式

  目前,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一条联盟链,把省中心交易平台上的中标通知书、主体库等数据,通过数字签名、哈希操作、加密算法等区块链技术形成区块,再通过分布式存储技术,记录在联盟链的各个节点上进行哈希存证,既保证了源数据的可信和不可篡改,也保护了源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同时也将数据价值化,成为一个可信可靠的凭证,辅助银行金融贷款,助力中小微企业,为后续的项目扩展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为全国较早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省份之一,在2019年12月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举办的区块链大会上也作为优秀政务案例进行了分享,广受好评;2019年12月获得金色财经颁发的最佳区块链产业应用奖项。

  下一步,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牵头建立区块链合作联盟,形成共同建设区块链平台的合作机制,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共享信息上链。明晰数据权属,在区块链平台建设过程中,明确各方涉及交易主体隐私的交易数据知识产权归属于交易主体,其他公共信息所有权归属于各交易中心。创新交易服务,依托区块链联盟优势,博采众家所长,以服务为引领,打造“云端存储,链上服务”的新模式,创新数据共享交换新途径,提高交易中心的公信力,达到可以自证清白的监管要求。

  区块链技术为有效地解决交易数据共享与交换中信任孤岛、数据所有权及对等管理、标准一致性和非实时交换等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交易机构间、区域间、部门间、平台间多元主体在信息交互过程中保留对数据操作的控制,实现“云端存储,链上服务”的建设目标提供了重要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