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5-25 来源:中国网网上直播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今天上午开幕。会后,首场“部长通道”开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在答记者问中提到,要保住市场主体,加大投资力度,做好“三个精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党的十八大以来,稳中求进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工作的总基调、总方针。“六稳”就是落实稳中求进总基调总方针的具体抓手。今年疫情发生以后,带来一些比较大的困难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六保”任务,这是做好“六稳”工作的着力点。
“六保”和“六稳”是相辅相成、连贯统一的。作为“六保”本身,内部也是相辅相成的。前面“三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直接贯彻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要保住了市场主体,就能有效地保住居民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保住了居民就业,就能够保住基本民生。再加上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这项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重点是从宏观层面、社会层面来保障前面的“三保”能够更好落实。
疫情突如其来,给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也暴露出存在的许多短板弱项,需要继续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尽快予以弥补。今年的投资工作,意义非常重大,不同寻常,应该侧重于做好“三个精准”。
精准筹资。通过政府作为,带动和激发社会资本跟进,从而形成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机融合。
精准项目。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医疗应急物资等领域短板,尽快给予弥补,尽快给予建设。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包括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从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情况看,有些要瘦身健体,大中城市和县城要进一步加强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还有医疗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的短板弱项,要尽快补上。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一些跨行政区、跨流域的重大项目,包括川藏铁路、大江大河治理等,要抓紧建设。这些项目都是迟干早干都要干的项目,都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项目。
精准施策。一是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包括前期准备工作,不能含糊。二是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不能让项目等着资金。三是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包括土地、环评等,都为项目服务。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