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张洪安:ppp旋风强烈来袭

发布日期: 2017-06-08 15:49:03.0   作者:《公共采购》杂志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这一短语,在中国经济领域中成为了最热的词汇之一。PPP模式热度直线上升,迅速成为热点话题,各地拟上马的项目大为增加,PPP模式成为中央政府力推,地方政府热捧的“香饽饽”,既而2014年也被称为PPP年。为此《公共采购》杂志诚意邀请了云南省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主任张洪安为与会者讲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 含义、政策、操作流程和招投标方式的相关课程。

在演讲开始之前,张洪安首先介绍了PPP的完整定义,他说道:“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写,中文直译为公私合伙制,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而建立的公司合作模式。在我国意译为‘政企合作’更准确。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委颁布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办法》,PPP是指‘政府采用竞争方式依法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和风险分担,约定其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投资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并获得收益,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政府对PPP项目进行监管,以保证获授权的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满足要求。财政部(财金〔2014〕76号文件)定义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对于开展PPP项目的迅猛发展的情况,张洪安这样理解:“PPP之所以能够在2014年发展的如此迅猛,我认为原因有七:第一,PPP项目能够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种制度供给的伟大创新,适应、引领‘新常态’;第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三,能够完美解决公共产品及服务的费用从何而来的难题,缓解面度城镇化、老龄化历史进程的财政支出压力;第四,有效的减少政府债务,降低财政风险;第五,为一大批市场主体企业打开生存、发展空间,使市场体系更健全和成熟,促进混合所有制度改革实质推进;第六,能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最后,促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制化建设,培养契约精神,催化专业、敬业的营商文明。”

在演讲的尾声阶段,张洪安以昆明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PPP项目实践操作为案例为与会者深度剖析了PPP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