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不缺位?不越位?厘清“管服关系”

发布日期: 2018-06-21 19:39:40.0   作者:宋林泉    

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机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以“统一标准、管用分离、随机抽取”为管理原则基准。在此次研习班上,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宋林泉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回放评审专家违法、违规案例,揭示评标专家不良行为对评标秩序的负面影响。除评标专家迟到、索要不合理劳务费等几种常见的违规、违法行为外,项目评审环节还有“新诡计”。
 
以案说法 回溯真实案情
 
借“汇率差”行贿
某项目评标前,代理声称专家费是按标准计酬、付费,并讲明费用数额,但对费用货币类型含糊其辞,交易中心行政监督平台想当然的认为用人民币支付,而当评标结束后,代理该金额应以美金支付。
通过案情回溯、分析,评标评审现场以现金形式随意发放专家费的现象,极易发生廉洁风险。这则案例暴露了“场内管理制度”缺陷,其根本原因是半人工、半信息化管理模式先天不足所致,该问题亟待解决。
 
重复评标现象多发
某轨道交通车辆段安防系统设备采购项目招标文件规定,每个投标人只可中标一个标段,不可兼中。若其在两个标段同时排第一,则将其中标金额最大的标段为第一中标候选人,该投标人在其它标段不再作为中标候选人,另一标段的第一中标候选人由原排序第二名投标人替补产生。
而该项目评标委员会未按照招标公告载明的资格预审标准和方法进行资审,从而造成项目重新进行资审或评标,严重影响招投标工作进程和效率,造成招标人经济损失。
 
将权力置于“科技的笼子”
 
针对上述案例,目前专家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困局,即场内专家管理存在制度漏洞、信用评价标准不统一、专家不专现象时有发生、半人工半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先天不足、现场抽取专家加大交易成本。
就如何健全、完善评审专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问题,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专家库管理及使用情况,向与会者阐述了多举措、多维度完善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机构,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创建服务型管理专家”为理念,制定专家场内诚信管理办法、专家信用指数评价标准,其旨在直观反映专家信用水平,对专家不良行为进行管理。敦促专家认真履行评审职责,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评标质量。
在倾力打造新型专家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广东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对评标专家管理业务的廉政风险进行全面的梳理与评估,实施对科技监督的“再监督”。交易中心与测评中心通力合作,建立了科技廉政风险内控体系,从合规、明责、制约、留痕、追溯、敏感信息保护等六个方面开展职权电子化工作,内控体系促使电子权力关进“科技的笼子”。实现了对评标专家资源实施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独立随机抽取、实时记录、在线监督,为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