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王栩男:信息化助力公共采购机制创新

发布日期: 2018-10-17 15:20:19.0   作者:王栩男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政府采购协定(简称GPA)是WTO的诸多协定之一,加入GPA,就是为中国企业争取到了一张参与其他国家政府采购竞标的入场券。

       今年习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上庄重承诺中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程度将越来越大。目前为止以财政部牵头,成立了谈判领导小组,商务部、工信部等部门都在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整个政府采购协定的金额估算是差不多1.7万亿美金,这是对欧盟和美国的初步估算,但是公共采购的范畴,还有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采购,如果把公共采购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话,它占国家GDP的10%~15%,这个数量是很大的。

       “政府采购领域涌现了很多新的采购方式,如韩国的电子商城、美国的采购卡制度。”中国联合采购促进会秘书长王栩男认为,信息化的创新是公共采购机制较好的改革模式,也是改革过程中抵抗力较强的方式。

       联合国采购的公开透明和非歧视,也就是物有所值原则,跟GPA是相通的,联合国采购的经验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和依据。联合国采购也是GPA的敲门砖和试金石,在全球的供应体系和国际化标准方面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联合国采购目前的主要商品以及货物和服务跟政府采购里面有很多高度相通的地方,这里面涵盖了10个大类,包括粮食,包括IT,包括燃油、飞机租赁,还有各方面的设备,医疗药品等等,所以涵盖的领域非常广,它有自身的国际化的GSI标准,所以在政府采购里面,联合国采购应该起到了很好的对标作用。通过学习国际经验,可以对国内的政府采购形成一个很好的可以实操的借鉴。

       中国企业,包括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联合国的经验。因为联合国采购的主营业务是帮助企业通过联合国采购走进公共采购这个大的市场。联合国的采购模式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创新经验。

       通过对部分企业研究发现,联合国采购单的采购金额不一定比中国大。“但每完成一单,企业却经历了全流程的供应链服务体系,这对中国企业挑战很大。”王栩男建议,这个过程需要有第三方的服务化体系和建设体系,帮助中国企业进入海外。

       比如说应该设计跨部门的采购机制,需要商务部和外交部相应配合,还有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整体效率不是太高,一二级通过认证的供应商不到5%,真正拿到订单的又很少,所以从供应商的注册到资质预审,到整个中国供应商库的打造,还需要提升效率 和进一步优化。另外,还需要在商务部的指导下,出台一些相关的指导原则,如一些标准或者一些指导意见,这样对于国内企业形成国际化标准是有重要意义的。

       中国企业走进联合国采购市场,不是简简单单通过政府指令可以完成的,还需市场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的路径,所以第三方平台不光要有投标辅导,还要有金融服务平台。大韩民国采购厅的电子发票,是很好的实践,可以掌握中小企业的资金流情况。可以考虑一些相关的定向补贴,这是政府应该引导的。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