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影罗峰云霭霭,青山古塔秀峨峨。4月的南宁,已经开始用炎热告诉你这座城市的热情。24-26日,2019(第一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科技创新与提升研习班在南宁正式开班,来自全国各地多家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和监管机构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近百人参加。
《公共采购》杂志总编辑何晶代表主办方致辞。作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专业媒体,《公共采购》杂志分享了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前沿动态和成果经验。何晶从改革篇、交易篇、服务篇、监管篇、科技篇五大维度介绍了全国形势,她提出,各地深化改革必须融入“互联网+”,学习研究科技创新理念,提升科技创新应用能力。这也是《公共采购》杂志主办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科技创新与提升研习班的初衷和目的。
学习研讨,聚焦科技创新
本期研习班聚焦“科技创新与提升”,重点介绍各地改革经验和科技创新成果应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蒋名斌介绍了广西推进交易管理和服务创新方式,初步形成以“一个体系、两个集中、两个统一”为内容的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做法。
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马跃军分享了江苏省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众筹”理念,重点介绍了江苏在推广和应用“不见面”开标系统、“e路阳光”综合监管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统一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效。
宁波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主任叶向阳在授课过程中,分享了五种不同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模式的实施路径和优缺点分析,并就监管模式问题展开集中讨论。
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技术信息部技术负责人聂淼晶介绍了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逻辑,以及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分析的创新成果,包括“智慧综合”“智汇经济”“智惠民生”“智慧防控”“智绘战略”五个主题,涵盖103个维度,28种算法。
研习班上还介绍了北京云采科技有限公司基于“互联网+金融+公共资源交易”理念的金融服务平台应用案例。云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沟通银行和小微企业,借助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为小微企业增信,可以帮助小微企业更加轻松快捷地办理电子保函保险、投标贷、中标贷等业务。
热点问答,共研改革难题
研习班授课过程中,学员们认真学习,热情提问。与会代表共同就机构改革、专家库建设、保证金递交方式、第三方平台接入、政府分散采购进场、数据安全、减轻企业负担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研讨。
针对保证金采用保险的形式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式,叶向阳介绍,以宁波为例,采用保险形式的保证金,保险公司通过行业主管部门招标评审入围,并且出具符合招投标监管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的承诺书。线上线下都可办。投标企业于开标前递交保单原件,如中标则保单存档,未中标不用退还保单。
与会学员对江苏省力推的“不见面开标”十分关注。马跃军表示,江苏将在南通“不见面开标”标准版系统的基础上全省推广部署应用,并推动将此经验分享复制到全国。此外,据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协调处处长梅德华介绍,自3月1日起,湖北省中心所有进场交易项目的开标过程都在网上进行,投标人不用再到现场,只需用CA锁登录网上开标大厅上传投标文件参与竞标,大大节约了投标人的交通食宿等成本,每年可为投标人节约差旅费等1亿多元。
对于集中监管模式的问题引起全场大讨论,有代表认为综合监管模式更符合当前情况,也有代表认为集中监管模式更加有效,但就目前而言,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的集中监管实施案例较多,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机构对政府采购业务进行监管的寥寥无几。对于药品采购的进场范围和监管管理问题,与会代表也进行了充分交流。
最是一年春光好,正当扬帆踏征程。《公共采购》杂志将继续以研习班为学习阵地,为业内人士提供更专业的、更适合的学习服务,助推各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更上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