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易创新服务”离不开最新的科技成果支撑,第三届(2016)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年会上,上海讯飞瑞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达志关于“人工智能+公共资源交易”的精彩演讲,引发了与会人员的极大热情和兴趣。
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技术像水电一样普及黄达志表示,人工智能跟几年前的移动互联、大数据一样,是个非常热门的概念,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都会接触到,不是概念泡沫,而是已经到了这个时代。
例如,找到奥巴马讲话的一些语音,提取他的声音特征后,如果想要合成以他的名义讲的其他话语,只要输入文字,就可以用他的声音表达出来。目前的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已经达到这样一个水平。
还有一些导航系统,用的好像是林志玲的声音,实际上也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取了她的声音特征,然后通过技术处理得以实现。
黄达志预计,5至10年内,人工智能技术会像水和电一样,进入到每一个行业的每一个领域,深刻改变世界,并带来一些突破。
语音识别差错率近五年大幅下降黄达志介绍,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例如机器下棋,攻克了围棋这最后一个难题;自动聊天可以达到18个轮次;自动驾驶方面已安全行驶数十万公里;语音合成方面超过了一般自然人的说话水平;知识竞赛上可以打败人类冠军;纸笔阅卷方面达到人工专家的水平;自动写诗方面可以写出“以假乱真”的新诗;语音评测上超过国家级评测员的水平;人脸识别上超过了人类肉眼和水平;新闻采编方面可以写出体育类新闻稿件;机器翻译上达到了可用的水平;智慧医疗方面已经拿到实习医生资格。
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6年,语音识别的差错率分别是14.3%、11.3%、6.6%、4.7%和3.0%,技术进步幅度非常大,应用也十分广泛,像国务院的一些会议、安徽省的两会。
特别是法院庭审,需要书记员把法官和当事人的发言记录下来,形成庭审记录。手工录入时代,书记员只能概括地记住大意,法庭还要经常停下来等待书记员完成记录。现在科大讯飞开发的机器人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庭审过程中,法官和当事人的发言提前转入机器人,瞬间就能把声音转化为文字,形成庭审记录,书记员只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工作就可以,这就是在智慧法院的应用。
“人工智能+公共资源交易”大有可为黄达志认为,“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时代,“人工智能+公共资源交易”也大有可为。评标前,利用智能语音总机自动通知专家,后者自动确认反馈,并智能提醒专家一些注意事项;评标中,完成融合身份认证、智能电子监察、智能辅助评标等工作;评标后,可以自动生成评标记录,还能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
例如身份认证系统,采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的融合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兼顾身份认证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电子监察系统通过对评标过程实时录音录像、实时语音听写,自动区分说话人,并智能性地对语义进行识别,监察可疑内容,对异常行为发出警告,最后做出监察统计分析。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