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建起来、系统联起来、数据用起来”是李克强总理对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明确要求。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企业及其专业技术团队的支持和服务。第三届(2016)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年会上,北京广联达正源兴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同舟重点阐述了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实践创新,让与会人员对这方面有了更新的认识。
抓住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的关键王同舟认为,公共资源交易要实现互联互通,关键在于“系统联起来、数据用起来”。
贵州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五个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试点省份之一。贵州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服务平台自2015年11月30日上线试运行以来,目前已经实现省、市、县三级联通,纵向上对接了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和11个地市,横向对接了省住建厅、多彩贵州等行业主管部门;经历了6次较大的系统调整,共发布15个数据交换接口文档,历经54次版本迭代;数据接口服务系统自上线以来累计交换数据1658万次,交换数据附件近600GB。
分析发现,在各交易平台注册的企业总数(含重复)由互联互通前的81319家缩减为互联互通后的26963家,“瘦身”66.8%;发放的数字证书总数由134150份缩减为44538份,直接节约社会成本4000万元。
数据应用方面,自2016年6月以来,实现了全省市场主体交易行为分析,通过纵向和横向抱团分析,为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行为提供数据依据;实现了交易平台中标价格与市场价格对比,引入第三方材料价格市场信息,促进市场价格监管,为政府管好“钱袋子”。
远程异地电子化评标是信息化创新体现王同舟表示,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实践创新,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远程异地电子化评标,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实现从有形到无形的重要转变。
2016年5月25日,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利用远程异地电子评标系统,完成一个正式项目两个标段的试评标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自此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评标前,省中心抽取专家3名,六盘水市抽取专家2名,实现评标场地远程调度,桌面和视频、语音的实时监控。
广东省江门市远程异地电子评标系统上线于2016年8月,在市本级与区县分中心实现系统对接,试评标过程流畅无误,并实现了专家与投标代表的在线语音答疑。试评标项目采用抽取市中心专家4名、区县专家1名,实现评标场地远程调度,桌面和视频、语音的实时监控。
平潭综合实验区则于2016年10月在福建全省率先开展远程异地评标试点,取得圆满成功,福建卫视综合频道对此次试点项目进行了全过程跟踪报道,高度评价试点成果。试评标项目采用全部专家均为省中心抽取的模式,并实现评标场地远程调度,桌面和视频、语音的实时监控。
从这些实践可以看出,整合全省或全市分布的交易场所资源,形成跨地区统约统用的资源网络,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电子系统,可以有效推动专家资源整合的落地,有效打破专家资源的区域壁垒,实现评标过程从依托有形场所向电子化平台为主的重要转变。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