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李宏卓:信息化技术助力网下无交易

李宏卓:信息化技术助力网下无交易

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合肥模式”因为特色鲜明而享誉全国。第七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建设研习班上,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宏卓分享了合肥市在信息化建设和招投标不良行为管控方面的经验做法。

合肥市打造“3568”云平台

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合肥市打造了“3568”公共资源智慧·云服务平台,该平台包括“三网、五库、六线、八平台”,“三网”指公众互联网、内部业务网、智能设备网;“五库”指企业库、专家库、项目库、商品库、电子档案库;“六线”指项目线、专家限额、投标人线、代理机构线、招标人线、价格线,“八平台”指公共服务平台、业务管理平台、电子交易平台、行政监督平台、代理机头进场、智能中间件、远程异地评标。该平台可实现全程电子化招投标、远程异地评标、网上竞价拍卖等“互联网+”的交易功能。

李宏卓认为,借助信息技术和电子化交易平台,不仅可以降低招投标成本,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效率;更有助于实现“网上全公开,网下无交易”,减少腐败滋生,保障交易公平、公正。在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实现了在网上全公开,而交易过程中因项目特殊性需要在某些环节进行屏蔽的信息对包括公共资源交易的工作人员全屏蔽,从而有效杜绝内外勾结和不良交易现象的发生。合肥市还创新地推动了农村综合产权进场交易,建立了科技产权网上交易平台,将越来越多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纳入云平台体系,助力网下无交易。

合肥市改革十年,积累了大量数据。借助信息化技术,合肥市着手提炼大数据,建立“中标价经济指标统计发布制度”,每月发布一次中标信息、曲线,为管理人员研究市场行情、规律提供数据支撑,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有效最低价应对恶意低价

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过程中,恶意低价、围标串标等不良招投标行为时有发生。合肥市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招投标管控,保障交易的公平、公正。

针对恶意低价问题,合肥市坚持“有效最低(高)价原则”,不断提高中标价有效性的门槛,研究出以中位值(将投标价排序,取中位值)为基准进行评审,采用中位值乘以一个随机抽取的系数(一般为0.96~0.99)作为有效值门槛,低于该有效值的废标,高于该有效值的最低价中标。这种方法目前使用较多,并且合肥市也在不断优化评审体系,包括随机抽取系数的范围、评审基准、二次修正等。

针对低价中标、高价结标问题,合肥市加强合同管理,采取合同备案制、巡查约谈制、变更审批审查制、履约反馈制度等措施,确保交易项目的履约实施严格遵循招投标的约定和承诺。针对围标串标问题,通过完善评标规则,加大围标难度,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围标串标来解决。针对弄虚作假谋取中标问题,采取合理设置招标门槛,要求企业提供便于查询的业绩证明材料等措施。针对零星采购价高导致采购困难甚至最终成交结果质次价高的问题,采取建设采购网上商城,吸引更多商家参与竞争的市场化手段来解决。

面对招投标过程中的种种不良行为,合肥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问题变成改革发展的动力,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各项体制机制。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