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恩婵:构建全省统一的平台体系
在第六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建设研习班上,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办公室主任黄恩婵详细诠释了河北省多措并举,创新发展,积极构建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的理念和具体做法,并回答了学员们的踊跃提问。
管办分离 机构合法
“建立统一规范的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非改不可。”黄恩婵认为,“传统的管办不分使政府部门掌控着决策监管和执行全过程,行业主管、监管部门集政策制定者、资源供给者、交易操作者、行为监控者于一身,导致角色错位、行为越位、服务缺位、监管失位,造成部门分割、资源分散、暗箱操作。”为此,河北省在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之后,便积极探索三个“划转过来”:一是健全组织结构,把职能划转过来,二是整合分散平台,把机构划转过来,三是统一进场交易,把项目划转过来。
河北省按照“一委一办一中心”构建了合理顺畅的公共资源监督、交易体制,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全进”原则,目前统一进场的包括五大类项目:省本级工程建设项目、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矿业权出让、涉诉资产拍卖。同时,本着“成熟一批,进场一批”原则,有序推进医疗设备采购、排污权交易等其他各类项目进场交易。
分段管理 机制顺畅
目前公共资源交易有几种管理模式,如行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按业务类型归口设置交易中心的内设机构,如工程招标处、政府采购处、产权交易处、土地矿权出让处等。“这种模式有其优点,如人员对业务熟悉,无需进行过多调整,项目拿来就做,省时省力、效率高。但也有其弊端,譬如被广为诟病的,‘新瓶装陈酒’、‘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很多人认为这种模式只是换了一个场所、一个主管部门,原有弊端可能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和纠正,影响效率、公平。”黄恩婵分析说。
河北省充分吸取各地先进经验,采用了流程化管理机制,分为四段式:受理-组织-评审-见证,内设交易受理处、交易组织处、交易评审处、交易见证处。
“这种模式可能加大了交易中心工作的难度,不能一下把所有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同时纳入平台交易,使得交易的数据‘不太好看’。但可以实现了对不同行业交易项目交易过程中相同流程的统一管理,有效规避各个‘小中心’整体划转后,交易项目封闭运行、人为操控的情况,还可以精简机构,项目可以随时进入,不需要增加内设机构、编制和人员,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分散平台人员融合。”黄恩婵认为。
提问踊跃 热情难当
简单的介绍之后,开始了互动问答环节。“目前地方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面临很多困难,河北省能否自上而下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希望黄主任勤下基层多指导解惑。”一位学员站起来提问。
“现在困扰市县的问题主要机构问题,关于机构组建问题,这是当地政府的事权,省里也不好直接下文,现在我们主推三种模式……”黄恩婵做了耐心细致地解答。
“县级机构职能如何设定,作为分支机构后如何处理后续关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借调人员问题如何解决?”“监督管理办公室和监督办公室叫哪个名字更合适?”……
一个个问题抛出,黄恩婵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理解均做出了精彩解答。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