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籍峰:制度 +科技 创新新典范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籍峰,就济宁市长期以“坚持‘科技+制度’全力打造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新模式”的特色管理方式及取得的各项成绩进行讲解。

近年来,济宁市把监管工作作为公共资源交易的重中之重,立足工作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加快电子化交易步伐,走出了符合本地实际的“科技+制度”的监管模式,有力提升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了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秩序、节约财政资金和源头防腐治腐的重要作用。

2013年底对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进行了又一次深化改革,充实调整了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组建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赋予其履行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的职责,对进场交易活动进行综合监管和提供服务,对各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情况实施再监督。财政、住建、交通、水利、国土、卫生等行业主管部门在中心设立窗口,履行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政审批和监管职责。纪检监察机关在中心设立派驻工作室,对行业主管部门和交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实施行政监察及效能监督。近半年的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条块结合、协调联动、相互监督、齐抓共管的监管模式,符合现阶段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际,较好解决了以往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理顺了监管主体,明确了监管职责,调动了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同时在行业主管部门与交易服务中心之间搭建了相互制衡的关系,变一家监管为多家监督。这种行业监管、中心再监督的形式,防范了管理漏洞,有效保护了干部,减少了“权力寻租”、“潜规则”等腐败行为的发生。济宁市下属的县市区也都根据各地实际,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其中县市都组建了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目前,全市形成了上下联动、互为一体的公共资源交易组织架构和交易网络,保证了工作健康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工作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和载体。依托科技进行监管,具有规范统一、提高效能、制约各方的巨大优势。自 2011年起,济宁市将电子化运行作为监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边探索完善、边实践总结,先后投入 1000多万元,开发了多套软件,成功打造了全程监管的电子化运行平台。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