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融合大监管大开放的交易市场
——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管理处处长周永德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市际联席会2017年度会议全体大会上,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管理处处长周永德介绍了武汉市构建大融合、大监管、大开放的交易市场,推进交易进场,以及加强综合监管和信用管理方面的工作亮点。
推进“非类”项目进场
依托武汉市民之家,武汉整合分散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交易、医用物资采购、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专利技术交易、前期物业招投标、船舶货运交易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9类平台,形成“4+N”的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大平台,实现154个交易项目入驻,包括诸多“非类”项目。
交易平台实行“七统一”运行模式,即统一项目登记、信息发布、开评标场所管理、专家现场管理、现场人员管理、投标保证金管理以及电子监控管理,
开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
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公管办”)积极推进探索电子化招投标工作,以现有建设工程交易平台为基础,开展全省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试点,建设工程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率达到90%以上。
武汉市还与合肥市、长沙市、南昌市共同签署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制定统一的评标专家分类标准,推动区域平台信息系统建设。目前,武汉、合肥、长沙三地成功实施跨省、跨区域、跨平台远程异地项目电子评标。
综合监管联动执法
近日,《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出台,从制度层面推进武汉进一步完善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相结合的“大监管”格局。
为确保综合监管职能高效落地,武汉市建立了联动执法工作机制,不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围标和串标、转包和分包、肢解项目、借用资质、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违法违规行为。
公管办还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开展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发现问题50个,督办整改单位14个,查处责任人1人,问题整改率98%,群众满意率95%。
信用信息共享共用
公管办坚持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治本之策,广泛采集招标人、投标人、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等交易主体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建立交易主体信用基础信息数据库和诚信信用档案,实现与相关行政监督部门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不良行为清单和惩戒措施清单,建立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黑名单”制度和不良行为曝光机制,设立“曝光台”,及时披露交易违法违规记录。
2016年,公管办查处违规行为4起,对6家涉事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4名评标专家分别给予暂停3—6个月评标资格处罚,取消评标专家资格1人,并将处理结果通过“曝光台”进行公布,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