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张石波

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用市场主体基础信息、交易过程数据,构建业内首个跨行业跨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指数体系”,发布交易信用指数,并率先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对交易中心信用体系建设给予“公益、每日、智能、免费,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的高度评价。
 
动态更新,信用指数贯穿交易全过程
 
信用指数评价体系覆盖各方市场主体,其中招标人(采购人)信用评价指标涵盖招标信用、相关主体评价等;投标人(供应商)信用评价指标涵盖投标信用、社会信用、履约信用和跨行业跨区域信用等;评标评审专家的信用状况评价指标涵盖评标质量、行为规范、工作态度和相关方评价等。同时,系统兼顾市场主体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信用状况的跨行业、跨区域信用评价指标,可全面反映评价对象在交易领域的信用状况。系统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政务信息平台交互对接数据信息,实现信用信息数据资源的有效获取。
市场主体在交易全过程的行为都将反映在动态的指数分值中,作为其在下一次交易活动和行业中的信誉参考,从而实现交易全过程信用闭环管理。广州市要求,在政府采购评标环节,作为供应商评标的诚信综合得分,在评标总分中占比5%。此举将进一步推动企业自觉加强诚信建设。 
 
互联共享,评价机制跨行业跨区域
 
信用指数平台立足于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据资源,并对接广州市信用办、市财政局、市住建委等政府职能部门和外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政务大数据,同时依托“信用中国”网站,全面归集供应商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失信行为,并应用于评审活动中。
通过融入跨行业、跨区域信用评价指标,联通信用信息孤岛,系统前瞻性地解决了不同区域、不同评价体系在本地信用评价体系的换算应用问题。同时可反映市场主体在不同行业和区域的综合信用状况,推动实现“一处受罚、处处受制”,让更多优秀的承包商通过信用评价脱颖而出,成功中标。
对于投标企业,信用指数还可帮助其提升管理水平、转变经营理念。信用指数体系的40项评价指标延伸覆盖交易全过程,重点考察标后履约行为,兼顾考虑市场主体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信用行为,促使企业加强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而不是仅限于招投标过程的质量管控。
信用指数体系的成功运用极大地提升了平台的影响力,也助力广州优化营商环境。2013至2018年,5年来,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注册的企业,由10000余家递增至50000余家,使广州平台成为全国进场交易企业数最多、交易量最大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