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李江:借力交易大数据,推动监管智慧化

目前,昆明市已经建成一个专业门类齐全、评标设施先进、内部管理规范、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随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各服务平台的整合,做到了交易项目从立项审批到交易各个环节全程可查,全流程在线监督,形成了“一网四中心”政务服务新格局。
 
一直以来,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各方主体之间的“博弈”是个客观存在,是个不容回避的事实。近年来,昆明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始终坚持决策、执行、服务、监督分离的原则,用制度管人、管事,有效隔离各参与相关主体之间的联系,避免结成非法利益链条,从根本上切断各交易主体的非法利益联系,筑牢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的制度“笼子”。先后制定出台了十多个公共资源交易和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构筑起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制度体系,使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和监督管理做到了依制度管理、按制度监督。
2018 年2月28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视频会议上,昆明市作为5家省市发言单位中的唯一一家市级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在当前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相对稳定、相对完善、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还存在监管工作边缘化、碎片化、盲目化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传统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上无法解决。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挖掘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逐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智慧化监督。
一是业务流监督。交易过程全程留痕,根据业务办理时限要求及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个流程环节中,设置监控点,以“待办事项”为任务导向,使“人找事”转化为“事找人”,增强用户体验,优化服务,按照中心以及各级部门的权限,分级管理,统一规范,便于监督,按照权限以及监督范围的不同,能监督所有项目或者分级项目的招标进度、异常等。
二是音视频监督。设置专门的开标视频见证室、评标视频监督室,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即本地开评标,远程实时在线综合监管。做到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全过程可视化,音视频管理档案化。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既解决“项目多、人员少”之间的现实矛盾,又解决监督工作“碎片化”的问题。
三是大数据监督。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为多元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提供大数据服务,既监督服务工作,又监督代理机构;既监督招标人,又监督投标人;既监督评标专家,又实现多元监管机构之间的相互监督。为甄别、预警违法违规行为,实现科学、精准、高效的智能化监督提供重要依据。
四是区块链监督。利用区块链的信息存证、公共账本、可溯源的特性,建立智能监管体系,有效保证交易流程的完整性,提高监管数据同步的实时性。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