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家具采购项目是政府采购的传统项目,属于政府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几年安徽省合肥市的政府采购数据来看,2015—2018年合肥市两级家具政府采购项目数量整体呈现波动趋势。采购方式采用公开招标的占42%,竞争性谈判的占35%,询价的占18%,竞争性磋商的占3%,其他采购方式的占2%。
办公家具政府采购总量呈下降趋势,教育采购总量呈上升趋势。以2018年数据为例,教育采购项目数量占总项目数量的74%,办公家具仅占总项目数量的13% 。随着政府采购办公家具产品需求越来越高,呈现产品个性化、使用功能化、功能科技、材料环保等。而供应商水平参差不齐,项目竞争性不足。家具制造属于传统行业,厂家实力、工作人员素质、产品质量、原材料水平等参差不齐。企业过于看重经济效益,因低价竞标导致产品质量降低的情况时有发生。先进材料、先进技术更多地用于利润更高的家居家具类产品,不利于政府采购家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跨地域投标难度大、物流及履约成本高等问题,许多项目无法实现全国范围的充分竞争,无法做到全国范围内的遴选优质优价。
采购需求多样,技术标准难以统一。家具采购不同于货物类通用产品采购,最大区别就是,家具制作需按照采购人的需求进行定制,不同的采购人,不同的使用场所,不同的用途,每个家具采购项目都各有特色。制约产品价格和质量的因素很多,采购关注点:原材料选取、外观、价值取向、环保要求、个性化功能性等。这些决定了家具采购需求制定具有:偏好不一、无统一衡量标准、无明确验收标准等问题。在这点上,必须制定家具产品技术标准。从专家和供应商处多方了解调研,从家具种类、材质等方面,详细列举各项技术指标及参数,例如按照结构材质、产品功能、环保指标要求等类型,按照行业标准来执行,并且由相关人员在验收环节执行。
综合比选困难,难以确保产品质量。家具产品多为定制产品,即政府采购流程结束合同生效后进行生产制造。对于评审过程中的技术参数响应,无法通过相关书面材料进行佐证,导致评定不科学、不具体。家具采购的常规评审指标“外观质量美观大方得x分,加工制作工艺先进且实用得x分”,何为美观、何为先进?评委会自由裁量权较大。这都是导致实际履约供货与投标响应不一致,引发供应商的不诚信履约现象。
采购人厘清采购项目履约验收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采购结果管理。建立跟踪问效机制,依据采购项目特点制定验收方案,结合考核情况和服务效果进行跟踪回访和绩效评估。引入第三方参与验收,依托当地具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也就是当地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所)参与验收。建立相关人员问责制,对走过场行为予以惩罚和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