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南京:智能化建设保障交易效率与公平(一)

发布日期: 2016-09-21     来源:公共资源网

  提高效率、保障过程公平和结果公正是公共资源交易的两大核心目标。如何实现这两大目标?各地都在不断积极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南京市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一些创新举措得到全国的认可和借鉴。为此,《公共采购》\公共资源网深入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挖掘建设成果,解读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保障公共资源交易的效率与公平。

  “互联网+ 中介机构库管理”释放市场活力

  长期以来,如何强化中介机构管理,促进中介机构公平竞争,是公共资源交易面临的一大难题。

  早在2009年,南京市就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一定数量的中介机构建立了中介机构预选库,但是由于长期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库中机构只满足被“摇中”,不再追求良好的服务质量,库外机构忙于如何尽早“入库”承接业务,整个中介服务形成了“两个市场”,各种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给中介机构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和障碍。

  如何破解中介机构“隐形”的利益链条,保障选取的规范、公正?南京市经过多方调研,出台《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机构库管理办法》,并据此建立了涵盖招标代理、造价咨询、财务审计、产权拍卖四大类型的新中介机构库。通过转变管理思路,创新考评办法,探索最大限度开放激活市场的新途径,从而促进整个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规范有序。新的中介机构库采用多种智能手段,提高了交易的科学性,兼顾了效率和公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前中介机构市场存在的中介机构良莠不齐、无序竞争、疏于事中事后管理和评价等问题。

  智能手段1:全程电子化

  2016年1月19日下午,南京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机构库管理系统中递交了招标代理选取申请。在规定时间内,共有58家符合条件的招标代理机构通过网络直接递交了项目组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报价等信息。1月21日,该公司在中介机构库管理系统根据综合得分产生的前三家招标代理机构中确定了中选机构,并在网上签订了合同。

  利用全程电子化,精简节点,再造流程,仅仅通过“公布信息、网上投送、择优选取、网签合同”四个步骤,就能够实现一个项目的全流程网上择优选取中介机构,真正打破了交易的时空限制,使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免费完成中介机构的选择,解决了过去选择难、程序多、费用高等问题,极大减轻了使用单位和中介机构的负担。

  全程电子化带来的最明显的效果是选取效率极大提高。在新中介机构库中,从使用单位填写并提交中介机构库选取申请表,到确定中介机构,最多3天就能完成,而原先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中介机构则需要近30天。提升效率的同时,“互联网+”的选取方式还可实现所有操作电子留痕,可溯可查,保证监管效果。

  智能手段2:要素智能比选

  在能够便捷高效选择中介机构的同时,选取单位更加关注如何才能选到专业水平高、信用良好的中介机构。

  新的中介机构库设置的选取方法既保留了传统的“费率选取法”,又创新设置了“综合比选法”,使得选取工作更加理性、科学。综合比选法创新“智能评选”方法,依据选取单位需求,通过计算机,侧重对价格、资质、业绩、信用评级、项目组成员等各类要素进行自动筛选,尽可能为使用单位选择最符合要求的中介机构。

  在综合比选中,中介机构能否入选取决于综合评分,而评分结构的科学性、比选范围的全面性,是关系到竞争公平性的重点。综合比选可以让使用单位打破单一的靠价格选取的桎梏,选取到业绩佳、能力强、信用优的中介机构。为此,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广泛听取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与相关高校合作成立课题组,专门研究比选条件、专业特点、要素、内容等,并进行系统设计,形成包括价格因素、企业资质、从业人员业绩、从业时间、综合评级等要素在内的、比较全面的比选方法,满足选取人选取的多样性,保障选取过程的科学和公正。从实施效果看,选取排名靠前的机构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单位。

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介机构库抽取系统研究会

  智能手段3:信用数字化

  依据管理办法,南京市又制定了《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机构动态评价和综合评级实施细则》,并在网上通过数字化建立了全过程、多方位的中介机构考核评价体系。

  中介机构库更加侧重事中、事后评价与考核,建立了动态评价与考核体系,实行“三阶段四方面五档次评价制”,即使用单位在选取使用过程中,分三个阶段,对中介机构的组织管理、职业道德、服务质量和工作成效四个方面,进行五个档次的满意度评价。实行“四类121项动态考核制”,即监管部门和交易中心对招标代理、造价咨询、财务审计、产权拍卖四类机构违法违规、失信等行为进行扣分。最后,对中介机构的评价和考核分值进行综合,按照得分区间,确定其综合评级,细化为“五级三档”,具体分为A、B、C、D、E级五级,其中A、B、C级各分三档,整个评价考核实施网上数字化管理,每日动态自动更新。

  采用“滚动累进法”,突出以项目为重点的评价考核机制,将中介机构新完成项目与已完成项目的综合评级得分进行累计平均、滚动计算,改变了以往以单位为重点的静态评级机制,实现了对项目的立体实时动态考核。

  通过“信用数字化”手段,将信用评级用起来,使评级效果“活起来”,促服务质量好起来。突出信用评级与选取要素联动,在综合比选法中设置综合评级结果的信用得分点,计入中介机构综合比选总分,成为选取的重要因素,更好地发挥信用评级的作用,扭转了过去“评而不用、评用分离”的局面。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动态考核机制打破了长期以来中介机构等级长时间内一成不变的弊端,也意味着,中介机构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慎重对待每一个项目,以确保项目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预防和避免出现一劳永逸、滥竽充数等不良现象。

  截至目前,中介机构库共计入库单位449家,其中招标代理193家、造价咨询181家、财务审计59家、产权拍卖16家;共3405个项目通过中介机构库确定了中选单位。

  “开放建库,避免了中介机构花费大量精力‘跑关系’、找项目,给予了企业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滚动信用考评又能实时反映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中介机构市场得以更好更快发展。”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5月启用以来,市场反应良好,起到了比较好的规范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