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河南省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向纵深发展

发布日期: 2016-09-21     来源:公共资源网

  河南省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虽起步较晚,但改革的力度和取得的成效显著,不仅搭建起“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组织架构,同时改善交易场所,实现流程电子化和统一监管。

  记者慕名来到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顶楼一间会议室,让人眼前一亮,干净简洁的会议室里,最显眼的是那靠墙两个架子上摆满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奖项,见证了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走过的光荣历程。

河南省公管办召开全省公共资源平台整合工作座谈会

  做好“五个一”完善体制架构

  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袁景蔚说:“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属于底层突破,存在先天不足。为此,我们先后赴8省16地市调研考察和学习‘接磁场’,多次到河南省发改委汇报沟通‘接天线’,制定了适合许昌市自己的改革方案。”

  对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到底怎么整?袁景蔚有自己的理解。“整合不是剥夺,也不是简单的撤并、权力的转移。”他认为,在公共资源交易阶段大致有四个方面的事情要做,即交易的办理、管理、服务、监督。现阶段办好这四件事的最佳方法是四方主体依法依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得其所。这需要做到四点,如规定交易双方必须“进中心、上平台、依规则”办理交易;需要行业主管部门“进中心、上平台、按规则”现场监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中心、用平台、依规则”提供服务;公管办“驻中心、上平台、用规则”进行综合监督。同时,实现交易操作、行业管理、交易服务、综合监管“四线并行”运行模式,使交易双方、行业主管、平台机构、综合监管等各方主体“职责各归其位、权利各行其道、平台共享共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许昌市公管办在对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后,主要从四个方面制定了改革措施,即“改一个名字,完善体制机制”;调整原“许昌市招标投标工作管理委员会”为“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调整原“许昌市招标投标工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为“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调整原“许昌市招标投标交易管理中心”为“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另外是“搬一个新家,改善服务环境”。据了解,许昌市公管办将采取“政银合作”的模式建设新的公共资源交易场所。

  还有就是“上一套系统,强化科技支撑”。全面完成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人员操作培训、上线测试、试运行,适时完成省市县平台对接,建立远程评标系统,争取2016年下半年全面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运作。

  最后是“出一个《办法》,严格加强监管”。制定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及配套制度,明确目标任务,统一监管体制,界定部门职责,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办理、管理、服务、监管体系。

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向纵深发展

  结束多头管理完善监管系统

  袁景蔚认为,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最大的障碍是多头管理、管办不分、同体监督。如何解决这一弊病?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管理、监督机制,优化市场资源配置,防止权力寻租滋生腐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

  为此,许昌市在建成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后,先后制定了《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现场监督工作细则》等一批制度规则,在落实项目应进必进、搞好现场监管时做到了有规章可依;同时继续深入推进依法监管,提请许昌市政府废止了7个市级规范性文件;升级监控系统,新建电子监督室,增设语音答疑系统,加大对专家评标的监控。

  对于如何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袁景蔚说:“我们现在所服务的公共资源交易,其实就是‘两买两卖’,即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是‘两买’,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是‘两卖’。要搞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需要回归其交易的属性、买卖的本质,即公共资源交易的本质是把政府与企业的买卖做好,那么监督管理的聚焦点应该是买卖活动和做买卖的人,而不是为买卖活动提供的服务和提供服务的人。”

  建一网两库六系统力争全程电子化

  今年以来,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线运行了电子招标、保证金网上收退、电子投标、电子清标等系统,逐步实现了“网上进场登记、发布公示公告、上传下载招标文件、澄清答疑、保证金网上收退”等流程的电子化操作。今年3月,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与河南省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系统完成对接;今年6月,商务标清标系统研发上线。

  目前,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了“一网两库六系统”。“一网”即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网,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向社会公众和交易各方主体免费提供招标信息、政策咨询、办事指南、投诉建议等服务,预留了行业监督平台的数据接口,市辖各县及市本级的所有交易信息均在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统一发布。“两库”即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库、供应商库,入库企业办理电子身份认证锁后可登录电子交易平台。“六系统”即网上报名系统、标书下载系统、质疑答疑系统、电子信息屏蔽系统、电子门禁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实现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项目网上招标和开评标现场科技化管理。

  交易流程电子化的实现,使交易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据袁景蔚介绍,中心利用科技手段封堵了投标报名、发售标书、保证金交纳三个关键环节的信息泄露,加大了围标串标的难度。以工程项目为例,先前到场投标不满3家企业的交易活动由去年的29.94%下降到20.75%,4-6家的由46.28%下降到22.64%,7-10家的由去年的21.26%增加到23.58%,10家以上的由去年的2.6%增加到33.02%,且外地企业明显增多。据了解,公平交易促使节支率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共节约资金8182.05万元,其中工程建设项目节支率由去年同期的3.52%增长到7.18%,政府采购项目节支率由去年同期的6.3%增长到16.79%。

  深化改革整合县级平台

  下一步,许昌市公管办和交易中心将根据河南省县级平台验收标准,修订完善许昌市《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场所建设标准(试行)》《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标采购交易流程规则》,把各县级平台按标准整合为市级交易平台的分支机构,统一组织5个县(市)分中心挂牌。

  同时,抓紧完成门户网站和项目交易电子化系统升级,根据《许昌市政府网站群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撤销县市分中心门户网站,加快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现全程无纸化、公开化、程留痕。另外,按照《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实现项目进入市本级和所在县市分中心进行交易,探索不同限额标准项目分别进入市中心或分中心交易。

  今年下半年,许昌市公管办还将围绕解决许昌市各级财政投资的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项目中存在的9个方面的突出性问题,分自查、督查、整改三个阶段开展专项整治。同时,综合采取法律支持、科技支撑、全程监管、诚信约束、执纪监督、政策激励等有效措施,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全面发展,促进公共资源交易依法依规、公平竞争、廉洁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