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9-23 来源: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2016年8月18日,广东省江门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全市一张网”开通仪式在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隆重举行,标志着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实现“一门式、一网式”办理,平台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对开通仪式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江门“全市一张网”与国家的改革方向高度一致,并且进行了大胆和有益的创新,形成独特的“江门模式”。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陈以良肯定了江门“全市一张网”的公共资源交易模式,认为“江门模式”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江门市副市长易中强表示,“全市一张网”的开通,开启了“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的新时代。
提早布局一步到位促整合
成大事者,不仅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更需要有站在风口处,把握时代脉搏,抓住改革先机的大智慧。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的成功正是得益于提早布局谋划,一步整合到位。
事实上,在国务院要求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决定出台前,江门市就已经在构思和着手实施整合,当时的思路就是一步到位。2013年6月,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四大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土地矿业权交易中心)完成整合。2014年12月,江门市市长邓伟根到交易中心调研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建设工作,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全市一张网”的工作目标。2015年,副市长易中强主持召开了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工作会议,随后出台了《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交易平台“全市一张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明确了建立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全市一张网”的工作目标。
在“全市一张网”的目标指引下,中心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策略,本着“成熟一项,上线一项”的原则稳步推进平台信息化建设和实施工作。目前,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与矿业权及产权交易业务已顺利上线运作,系统运行稳定,并且中心正在逐步实现更多项目进场交易,推进从“四合一”到“多合一”;下辖区、县的交易分平台也投入使用,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互通,基本完成平台整合。
互联互通三平台资源共享
江门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和“全市一张网”按照“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的模式建设,集信息发布、场地管理、异地评标、远程见证、电子交易于一体,实现了“一个数据中心、两级管理权限、三个独立平台、四块业务整合、五个集中统一”。
“一个数据中心”是指以市级平台为中心建设软、硬件平台,按业务权限设定市本级、县(区)分级交易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实时智能分配各分平台所需的服务器和存储等硬件计算资源,既避免了“重复建设”的弊端,也有助于市县互联互连和一体化建设。
“两级管理权限”是指在电子交易体系中设置市本级和辖区内各市区交易中心的管理和使用权限,从而明确各级职能,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能,减少内部腐败。
“三个独立平台”是指电子交易系统分设公共服务平台、业务交易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存储公共资源交易的各类数据,如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项目等数据信息;业务交易平台承载各种业务交易流程;行政监督平台向行业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现场录像和廉政风险点实时监测。“三平台”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实现了“操作、服务、监管”分离和资源数据共享。
“四块业务整合”是指从业务融合的角度出发,优化和重塑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与矿业权及产权交易四个业务流程,分别提取业务共性模式,做到“一个模式”“一次录入”操作多个交易项目,真正实现“一门式、一网式”办理业务。
“五个集中统一”是指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信息共享、统一场地标准、统一专家管理、统一监督管理,从而为全面一体化奠定各项基础。
技术创新三大系统见真章
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是一件“新”事,且并非易事。中心深知“欲速则不达”,在“全市一张网”建设方面扎实推进,并根据国家时新的各项方针政策对系统建设不断进行优化改进。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同合作伙伴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团队多次对接,就系统设计沟通交流,着力达到尽善尽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最终实现“全市一张网”全面落地,并且打造出多个具有江门特色的、技术先进的、高可用性的子系统。
保证金管理系统实现同市本级8家和各市(区)各3家银行统一对接,具有全流程电子化缴纳、保证金退还、启动结息、对账等多种功能,并可实现网上转账、支票、汇票和保函等方式缴纳保证金;还可满足建筑行业校验基本户信息和退还保证金利息等特殊要求。
场地管理系统通过硬件、软件及数据的高度融合,让全辖区的交易主体在线自主管理开、评标场地,实现有形场所向“互联网+”的升级跨越。中心设置了独立的评标区、开标区、电子评标见证工作区和询标区,实现对招标代理、评审专家、投标人的“物理隔离”,推出“背靠背”的招投标模式。同时,在“全市一张网”的基础上,电子招投标不局限于本中心交易场地,场所供应不足时,可通过在线操作自主选择其他中心的场地进行交易,充分发挥互联网协同的便利性,提高场地使用效率。
评标见证服务管理系统是在场地“背靠背”招投标的建设模式上,中心与广联达技术团队探索开发的协同工作管理系统,可实现不同交易主体在不同的物理空间下通过系统实时在线进行评标,不同人员的不同权限可以对不同的评标室和答疑室音视频、专家音视频、评标电脑桌面等内容进行见证和操作。同时,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和中心见证部门可通过相关系统实现实时监控,所有监控信息均可通过音视频方式保留。以见证为数据主线,将数据系统、交易系统、管理系统、评标系统、归档系统等链接在一起,实现从项目开始到档案归结的全程见证,有利于打造阳光交易,促进廉政建设。
通过创新设计、定制开发各项交易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江门市不仅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创新,也提升了交易效率,规范了交易流程,推进了交易公平。
广东省和江门市领导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未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高标准完成省市平台数据对接工作;二是深度融合“互联网+”发展新形态,夯实“全市一张网”基础,并以全省“异地评标”试点城市为契机,继续提升交易电子化水平;三是实现监督管理机制常态化,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制约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四是继续扩大进场交易范围,做到“应进就进”,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五是坚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真正建立起公平、公正、规范有序、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江门将乘着试点城市改革的东风,以接入国家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为契机,继续提升交易电子化水平,圆满完成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