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湖南株洲交易中心整合7家职能机构

发布日期: 2016-09-23     来源: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2016年7月18日,湖南省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表明该市平台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也标志着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迈向新的起点。

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始于2015年,当年3月印发的《株洲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设立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唯一机构和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的重要实施主体,承担起建立全市统一的现代化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的重任。

  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整合效果?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规划?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刘春生给出了答案。

  “改革不应感到心里不舍,要看到改革后的优势,改革是党工作的需要,只要一切为了工作,心理上就放开了。”

  “改革过渡期的各项工作要稳步推进,在需要继续履行相关监管职能时,一定要有相关行政部门的授权,做到履职不违法,尽职不越位。”

——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 刘春生

 

 

  职能整合 统一进场

  “罗马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的推进是在循序渐进的改革中,逐步凸显成效,其中首要的便是职能整合。

  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明确了工程建设、土地和矿产资源招拍挂、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医疗器械及耗材等类目进入中心交易。为保证顺利挂牌,中心班子成员按照专题会议的分工,分别带领分管科室负责人主动上门请教,与对口单位沟通协调,了解交易流程与规则,最终实现相关公共资源交易内容的顺利移交。

  刘春生介绍,经过一年多的改革探索和自身建设,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整合了市招投标交易中心、政府集中采购中心、土地矿产交易管理所、基本药物及药品集中采购办、教育技术装备所、国有产权交易所、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储备交易所7家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机构职能,撤销7家单位涉及的有关公共资源交易的机构和所配编制,将相关职责、编制和人员划入市交易中心,将交易统一到中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中心整合后,内设12个科室,包括综合科、人事教育科、财务科、技术信息科、市场服务科、监督服务科(投诉举报中心)、业务一科、业务二科、业务三科(市政府集中采购中心)、业务四科、纪检监察室和机关党委,承担不同的职责。

  职能的整合也意味着实现更多的交易项目在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从而有利于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有利于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总体部署 市县一体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后,株洲市政府迅速召开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会议,决定下辖各县(市)区不得新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各县(市)已有的多个交易平台撤并整合为一个平台,转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支机构,管理体制、运行规则、服务标准与市级平台保持一致。

  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针对各县(市)提出的身份确定、场地建设、整合范围,分中心主要职能、改革过渡期的业务工作、系统建设开发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并表明平台整合工作要按“总体部署”“积极争取”“稳定人心”的方针,充分利用改革契机,尽可能优化配置,积极向县(市)党委、政府和相关领导做好汇报,确保本地区所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应进尽进”,完成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改革任务。

  县(市)各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号召,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相关部门做好对接工作;中心根据县(市)分支机构平台建设的实际需要,派出协调小组进行工作指导和帮助。全市整合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于7月底完成市县一体化。

  管办分离 电子监督

  刘春生表示,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在原市招投标局的基础上筹建的,继承原有的成功经验,推行“一委一办一中心”公共资源交易运行管理模式。

  早在2003年,为加强和规范招投标工作,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株洲市委、市政府开全国之先河成立了市招标投标管理局。原市招投标局负责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活动的项目信息发布、文件审核备案、开评标过程监管、备案中标通知书等具体操作性管理。因市招投标局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实践保障了招投标活动的规范有序,实现了招投标市场从隐蔽到公开、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的根本性转变,被业内赞许为“株洲模式”。管理局的设定破解了“同体监督”难题,将政府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管由各部门的“体内”转移到了“体外”,由部门自己“兼管”转变为政府“专管”,实现了“管办分离”目标。株洲市目前建设的“一委一办一中心”模式,延续“管办分离”的优良传统,为交易公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通过软硬件建设和工作机制的梳理完善,中心构建了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并重的监督体系,设置行政监督室,推行开评标电子化实时监控,实现行政监管人员与评委限时隔离,防止人为串标、定标等情况发生;建立社会监督室,将开评标室监控画面实时反映在电子屏幕上,接受社会监督员的监督,以多元化的监督方式彰显推进阳光交易的决心。

  中心还运用大数据等电子服务手段,实施电子化行政监督,强化对交易活动的动态监督和预警,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和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信息作为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中心大力提升信息化系统建设,优化设计电子服务系统、电子交易系统和电子监管系统,实现了“三位一体”的电子化监管和服务。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株洲市在喜悦的同时,深知平台整合虽取得较大进展,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例如,交易项目尚未达到“应进尽进”的要求,硬件和系统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株洲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主任赵文彬在挂牌仪式上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下一步工作作出指示,要求进一步加快电子化交易平台升级,进一步推进管理服务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监管水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打造廉洁高效“阳光平台”,全力推动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刘春生则表示,中心将以揭牌成立为起点,以已有成果为基础,紧紧围绕“株洲发展升级版”总战略,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打造阳光交易平台,服务好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