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1-14 来源:公共资源网
此次《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宣传贯彻交流会,重要活动之一是参观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现场体会和感受,《公共采购》杂志记者对包头市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升级版”的努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自觉地在心中为交易中心取得的工作成效“点赞”。
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永生介绍,2013年以来,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累计完成交易25625项(次),交易总额达837.19亿元,节约资金55.05亿元,政府收益16.54亿元,未发生一起针对行政监督人员和大厅工作人员的投诉举报案件,实现了服务零距离、交易零投诉、队伍零违纪。
交易项目涵盖4100多个子目
走进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打造廉洁高效、管理规范、服务一流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宣传标语格外醒目,这既是一种决心和勇气,也是对这项事业的庄严承诺。
张永生表示,近年来,包头市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在中西部地区第一批次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并全面推行“5535”模式,即“五整合、五统一、三优化、五监管”,走出了一条符合包头实际、体现包头特色的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新路子,有效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的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和市场化配置水平,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早在2012年,包头市就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下设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4个市场,整建制划转人员编制和机构职能,组建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形成“一委一办一中心”的运行管理体制。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宣传贯彻交流会与会人员参观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在整合交易项目方面,包头市建立涵盖五大类、4198个子目的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并按照“成熟一个、进场一个”的原则纳入平台集中交易,还相继承接电网建设工程、住宅前期物业、军队系统及包钢集团工程建设等项目进场交易,进一步扩大了服务范围。
信息系统整合也进展迅速,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网汇集连接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4个电子交易和监管系统,实现服务内容、服务流程、交易信息、收费标准、监督渠道、交易制度“六公开”,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和行政监督部门提供全面翔实的信息服务。
其中,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覆盖所有交易环节和主体,确保投标人与代理机构“零接触”和投标人信息“零泄露”,杜绝人为干扰。
工程招标环节压缩11个
来到二楼的办事大厅,排列整齐的“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成果展”尤其引人注目。“优化服务”“强化监管”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张永生介绍,交易中心简化环节,设置办理时限自动监控预警,取消投标报名,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由21个环节压缩到10个,政府采购由19个环节压缩到11个,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同时,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审核备案程序由“六审核两备案”简化为“一审核一备案”,办理时间由5天压缩到1天,网上受理即时办结,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监督评价方面建立标后评估制度,196名评标专家被暂停评标资格;建立代理机构“四维”评价制度,由行业部门、招标人、投标人和交易平台对代理机构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服务水平等进行考核评价。另外,强化监督处罚,39家招标单位因存在未履行招投标程序、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处罚;53家建筑业投标企业因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不诚信行为被列入“黑名单”,并限制进入包头建筑市场。
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成果展
对企业进行年度诚信评价,结果纳入包头市信用平台,也带来了良好效果。如果市场主体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行业部门处罚后,一律列入“黑名单”,并记入企业诚信档案,限制进入包头市场。在廉政风险防控方面,定期开展党风廉政专项检查,认真梳理排查出交易环节和岗位廉政风险226条,制定落实255条防控措施,比如,将政府采购业务流程由项目负责制改为分段负责制,由3个业务部门分别负责标前、标中、标后业务,强化监督制约,防控采购风险。
形成“五统一”运行机制
统一制度规则、统一业务办理、统一专家管理、统一场所管理、统一招投标模板的“五统一”运行机制,也为包头市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升级版”增色很多。
张永生介绍,结合实际,包头市先后出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实施细则、服务细则、进场交易项目统一受理规则等47项制度规定,形成前后衔接、系统集成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体系,规范了管理服务行为。
另外,将分散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受理窗口,“一站式”服务全面升级为“一窗式”服务,并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进一步提升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包头市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整合建成由1032名专家组成的工程建设综合评标专家库、由796名专家组成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并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系统自动通知、电子身份验证、变声答辩、数字见证等举措,确保专家独立评标。
在场所管理方面,统一管理和调配8间开标室、14间评标室、11间专家休息室、2间专家抽取室、2间监督见证室、1间答疑室,开通交易场所网上预订功能,有效提升场所使用效率。
标准化会促进规范化。交易中心推出统一的招投标模板,制作招标文件规范文本,杜绝了设置排他性条件;推行暗标评审,投标人按标准化模板编制投标文件,隐藏投标人信息,使得评标结果更加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