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2-14 来源:安徽日报
建设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监管三大平台,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宣城市今年积极探索建立公共资源领域“互联网+”电子化监管系统新模式,进一步扎紧政府的“钱袋子”。
该市将公共资源交易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国土资源、产权交易等四类业务,其项目登记、业务审批、投标报名、资料下载、保证金提交、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结果公示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为方便市场交易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该市打通了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孤岛,构建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实现“一地注册,全市共享互认”。为全面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的效率和规范化水平,该市运用“互联网+”电子化监管系统中的大数据进行监管和预警,从交易的事项办理、经办人员操作、交易系统运行、业务流程时间节点等进行全流程电子化预警和监管,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对所有交易活动进行实时监督和后续检查。
自系统运行以来,该市已发现2个建设工程项目共4家投标企业在评标过程中投标文件制作机器码完全一致,评标委员会当场否决了投标文件,并将该涉嫌违法行为线索移交行业监督部门。今年1月至11月,宣城市(不含省直管广德县)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3214宗,成交总额109.166亿元,增收节支18.047亿元。
本报讯(记者 丰静)近日,蚌埠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面向社会公布了该市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将现有行政权力涉及到的中介服务事项以清单的形式列举出来,让群众有个“明白账”,并全面清理规范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事项。
今年初,蚌埠市作为安徽省先行先试整体推进市,创新工作思路,决定对所有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事项开展地毯式清理和规范,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清理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事项。通过对市级37家单位行政审批、处罚、征收、给付、奖励、强制、确认、裁决、规划以及其他权力等10类行政权力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的清理规范,逐项列明了各项中介服务的事项名称、设定依据、对应权力事项,以及中介机构的资质条件、资质依据、收费标准等。经过自查自清、集中审核和审查论证,该市37家行政机关共上报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事项326项,审核确认25家单位共计235项,其中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保留192项、规范33项,由行政相对人委托转换为行政机关委托10项、取消10项。蚌埠市同步编制了市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和市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规范事项表、转换事项表、取消事项表等“一单三表”。公布清单,将有效打破市场垄断、切断利益关联、规范降低收费、强化监管责任,亮出中介的“标价牌”,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并有利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