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7-03-31 来源:红河州公共资源信息网
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在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的直接指导下,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高标准建设、严要求管理的思路,在场所建设、制度建设、流程规范、人员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尝试,基本实现了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提出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作、科学化管理的要求。
一、健全机构实现交易监督规范化
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于2011年12月26日,为相当于副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15年1月28日,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任命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局长,标志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正式成立。红河州政务服务管理局加挂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牌子,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方式运行。由此,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由单纯的集中交易+行业监管模式转变为综合监管介入模式,弥补了部分项目监管出现真空的局面,交易管理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成立以后,将综合监督的概念从仅仅针对无行业主管部门的项目实施综合监督延伸至针对公共资源交易过程的全方位综合监督,探索创新综合监督方式。变被动实施监督为主动进行监督,将监督工作覆盖至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将监督范围延展至参与交易的各方主体。积极强化对交易各方进场行为的管理,规范交易秩序。对公共资源交易各方职责进行严格区分,确保各负其责,维护良好的公共资源交易秩序。行业主管部门进场监督须按照《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监督人员工作职责》的规定切实履职,为招标人、投标人划分活动区域。召开座谈会,邀请州纪委的同志对专家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向专家讲明当前的形势,要求专家认真履职,洁身自好,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发现专家场内违规行为后,及时制止并向专家所属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并将处理结果予以公示。积极规范中介机构行为。通过召开代理机构负责人座谈会等方式,切实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要求中介机构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加强行业自律,杜绝人员资质挂靠,杜绝公司资质出售,不违规迁就甲方,不恶意低价代理,不有意无意为围标、串标行为提供帮助。积极探索诚信体系建设,有效约束投标人行为。认真处理每一起投诉举报,严肃查处违反交易管理规定的行为。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优化工作流程,让工作流程更加趋于合理、高效、便捷。目前已将《工程建设项目进场交易流程》、《政府采购项目进场交易流程》、《土地使用权转让流程》、《矿业权转让流程》、《投标保证金收退流程》等工作流程在公共资源交易区域内上墙公布,同时在红河州公共资源信息网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多次行业主管部门座谈会、评标专家座谈会、中介机构座谈会虚心听取各方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并及时做出修改和完善。
图为红河政务服务楼全貌
图为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挂牌
二、完善制度实现交易流程规范化
一是严格执行《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云政办发〔2015〕73号)的规定,配合纪检监察部门严肃查处违反规定场外交易的情形。推动其他涉及公有、公共、公益的公共资源项目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主动为此类项目提供综合监管和完善的进场服务,在信息发布、专家组成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并在交易过程中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为拓展交易范围奠定基础。
二是认真总结、分析交易过程中的不足,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坚持问题导向,改进服务措施,优化交易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对评标区域实行了全封闭管理,制定了《评标专家抽取管理规定》、《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告知事项》、《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评审专家异地评标抽取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了《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活动承诺书》、《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纪律》。对进入封闭评标区工作的人员实施承诺书制度,自愿签署承诺书,在遵守法律法规、评标纪律、廉洁规定等方面做出承诺。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加强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云政发[2015]55号)的规定,制定出台了《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集中收退管理办法》,有效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行为。
三是对评标区(含隔夜评标区)进行封闭管理,配备门禁、手机检测系统,确保评标在严格保密情况下进行。所有交易区域均为禁烟区域,全程配备电子音像监控系统,且在通道处设置电子屏对交易项目区域划分进行实时提示。同时,在交易区域内公开交易流程、办事程序、职能职责、评标纪律等,接受进场交易各方监督。并设置警示教育专栏,利用墙面做好党风廉政宣传工作。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时便启用了红河州公共资源信息网,在网站后台嵌套办公自动化流程和报表自动生成系统,实现从招标公告发布、开标会议预约、中标公示发布的全流程网上操作,极大地方便了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网站实行实名制管理,从而实现网络留痕,全过程可查可追溯。
四是结合公共资源交易信息时效性强、针对性强、准确率高的特点,制定严格的信息发布流程、规定,在发布时间、发布内容、审核过程、发布媒体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对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完善、不完整的市县进行通报批评。2016年,我省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实现了与国家发改委信息平台数据的对接,在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未上线运行的情况下,全州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不怕工作繁琐,严格按照要求及时上传交易信息,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在全省通报中名列前茅,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省级的高度肯定。
图为交易流程上墙
图为评标区内公布评标纪律
图为承诺书
图为手机检测门
三、提升硬件实现交易场所标准化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公共资源交易场所建设,投资2亿元建设了2.4万平方米的政务服务楼,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2016年,按照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的统一部署,我局在先后派出人员到贵州等地学习、认真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开拓思路,采取政、银合作模式筹集1300万元建设资金,对场地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提升,建设了主控机房、隔夜评标区、变身识别系统、完善了门禁系统、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了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场地改造、设备采购、网络运行环境优化及前期系统部署等工作。已建设受理厅、开标厅5间、拍卖厅1间、本地电子化评标室13间及远程异地评标室7间,其中远程、本地评标室共享7间,隔夜评标区(含2个远程异地评标室和9个标准间)、询标室3间、竞价室1间、专家抽取室、监标室、电子音视频监控室、档案室等区域。其中,受理厅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受理窗口、咨询窗口、招标文件发售处、CA办理处及休息等候区,配备LED显示屏及触摸屏。所有开标厅均配备电脑、打印机、音响等设备,确保开标工作顺畅进行。
图为一楼大厅
图为评标室
图为开标室
图为监控室
图为隔夜评标区
图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区
图为机房
图为专家等候休息室
五、加强队伍建设实现服务优质化
一是加强服务队伍内部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实施工作清单式管理及周报制度,完善内部职工考评制度,设立“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警示牌,提出“三清”、“六明”、“两实”作风转变具体要求,即:工作研究要有高度、深度和广度,工作落实要讲态度、速度和效度,做到工作日清、周清、月清,岗位职责明、上级要求明、本级情况明、基层情况明、左右情况明、主要问题和措施明,针对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实,解决问题所取得的效果实。在单位树立有为才有位,不靠关系看实绩的氛围。通过科室工作讲评、业务知识考试、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建设一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干得出成绩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是加强评标专家队伍建设。目前进入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集中使用的专家库共有五个,分别是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环保、信息化,其中,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专家库有专家100名,交通专业专家62名,水利专业专家162名,环保专业专家21名,信息化专业专家27名。现有评标专家计算机语音抽取系统两套,密函打印机一台,自交易中心成立到现在,各类专业项目专家抽取正常。目前正积极州发改委及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快推进红河州综合评标专家库建设,并将其纳入云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子库管理。2016年12月底按照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的要求完成了全州评标专家的分类、整理、上报工作,在全州范围内共整理出各类专家1352人,其中符合省定标准的专家520人,行业及县市自定标准的专家有832人。在工作中注重对专家的管理和培训,制定了《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纪律》,严格约束专家行为。发现专家场内违规行为后,及时制止并向专家所属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并将处理结果予以公示。
图为集中学习
图为召开招标代理机构座谈会
图为业务知识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