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2-02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
2017年12月,云南省丽江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区)两级进场交易项目投标保证金线上代收代退业务,体现了丽江市自实行交易项目全程电子化以来,电子交易平台服务功能明显增强。2017年,在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优化交易服务的道路上,丽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始终不忘初心,按照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建设部署和要求,高标准、高要求、高定位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建设。
全面落实电子化平台建设
丽江交易中心电子化平台是通过政—银—企合作模式建设的,总投入679万元,从2016年11月启动到2017年3月初建成。在全面落实电子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丽江交易中心首先逐步对交易流程、交易操作规则、电子化交易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等进行重新整理,形成电子交易制度体系。根据《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投标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市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国有产权及罚没物和矿业权挂牌的电子化交易执行全省统一的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电子交易行为。针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拍卖的电子交易规则缺失问题,草拟了市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电子化交易实施细则进行规范,让土地电子化交易操作有依据。
结合电子化平台建设,新建了专家抽取系统,实现专家自动随机抽取、通知、专家签到。交易中心操作人员根据项目要求设置专家抽取专业、人数和回避情况,专家抽取系统自动随机地指派专家,并通过统一的语音、短信通知专家,根据专家手机按键反馈信息确定评标专家是否参加。抽取全过程中对评标专家信息完全封闭加密,整个过程均为计算机自动化运作,保证了公正性和专家信息的保密性,提高了专家抽取效率。
利用科技,让交易“网上跑”。开发了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上线了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配套实施了金融服务、保密、签章、光缆配置等事项,实现所有交易项目从受理登记、信息发布、投标报名、专家抽取、评标评审、现场监督、中标公示、保证金收退、资料存档备查等各个环节全程电子化封闭运行;同时,在网上公开交易公告、资格审查结果、成交信息、履约信息及有关变更事项,具备网上下载标书、网上支付保证金、网上投标等工作,变“群众跑”为“网上跑”,不断提高交易效率。
资源共享,让效率“快起来”。推进整合全市各类专家资源,实现信息连接共享,并在各县(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设立抽取终端;整合分散的信息系统,建立全市统一、终端覆盖县区的电子交易公共服务系统。上线运行丽江市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做到市场主体信息一地登记全省公开共享、数字证书一地办理全省互认通用,实现了使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创新方式,让监管“紧跟上”。加快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与各行业电子监管系统的对接,通过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方式实现电子化监管。建立起以“制度+科技”为手段的交易监管体系,做到监控实时记录,操作处处留痕,使用严按权限,管理不留死角,保证了整个交易过程全程监管,音视频可保留15年。另外,健全专家选聘退出机制,加强对专家的动态监管和考评,实行专家“黑名单”制度,强化专家责任追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5月全市首个采取全流程电子招标投标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丽江市主城区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项目勘察招标”项目,顺利完成了开标和评标程序,电子化平台终于顺利运行。6月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开展项目电子化交易,10月县(区)平台上线运行。截至12月底,进入电子化平台交易的项目共有135个,交易金额13.81亿元。
完善电子化平台服务功能
平台全面上线运行后,丽江交易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在运行中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电子化平台服务功能,推进平台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规则制度方面,重新制定完善了《丽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专家抽取办法》《丽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标保证金代收代退管理规定》《丽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发布交易信息管理规定》等,对保证金收退程序、标准,专家抽取程序、抽取规则和抽取范围等做了详尽的完善和补充,以适应电子化交易要求。
在环境及硬件方面,对交易场所和基础功能设施进行了完善升级,建立了相对封闭的评标区和电子门禁系统,让门禁准入更安全、更便捷,并实现门禁系统与专家抽取系统对接,将每天相关评标信息与门禁系统对接,详细记录评标专家的签到时间,为实现评标专家的动态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升级改造音视频监控系统,对开评标交易环节和各功能区域进行不间断监控,保障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有力提升了交易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水平。
除此之外,对电子化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书面提出了30项改进意见,使系统功能更完善,操作更便捷,通过优化各项服务功能,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电子化交易平台成效显著
电子化交易过程能够做到全程留痕,对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自动进行记录并进行后台统一存储,有效避免了传统交易方式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使交易过程更加阳光透明。还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丽江交易中心表示,以采用电子标书代替纸质标书为例,每份标书可以节约纸张、打印等成本2000元左右,市本级从2017年6月10日起至12月30日共有130个进场项目进行开评标,有1500家左右投标人参与招投标活动,7个月时间共节约社会成本300万元。
实现投标保证金线上代收代退业务。丽江交易中心通过建成“虚拟账户”保证金网上支付系统,实现了“投标保证金网上缴纳、未中标投标人保证金网上退付”的保证金线上代收代退业务。投标人只需按各自意愿投标的项目对应的保证金虚拟子账号完成保证金交纳、交易系统线上确定即可;各交易中心财务人员仅需网上办理交易主体各方提交的保证金退还申请及相关业务。通过投标保证金线上代收代退业务,能够切实提高交易服务效率,操作方便,代收代退资金安全可靠、保密性强,有效防止了投标人信息外泄,进一步规范了投标人行为,更好地维护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对交易活动全程电子监察。依托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行政监督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横向互联和省、州市、县三级纵向贯通,对项目登记,公告发布,开标评标或评审、竞价,成交公示,交易结果确认,投诉举报,交易履约等交易全过程监控,真正实现公共资源在阳光下交易。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共资源网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