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2-02 来源:公共资源网
在政府采购过程中,采购人落实项目需求是政府采购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个环节在政府采购工作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采购文件制作的准确性;评审环节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后续合同的签订和供货情况的及时性。
为什么采购人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确定的采购需求无操作性呢?
采购人往往在项目申报时对项目需求的落实工作比较草率,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对所需产品要求达到的性能不是十分了解,随意在网络上查找或委托销售类似产品的经销商帮忙来确定采购需求。这样做出的采购需求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采购需求确认的产品技术参数与采购人预想购买的产品有很大差距,无法真实满足采购人所需产品的性能要求。
2、确认的采购需求具有一定的品牌倾向性,导致后续制作文件时出现问题,甚至公示期间产生质疑,结果必须进行重新修改项目需求。
3、落实项目需求的时间过长,导致落实结果已经过时,市场上已无法找到满足此项目需求的产品,产品已经更新换代。
4、采购人落实的项目需求中产品的预算价格已经和市场价格出现较大的偏差,预算的价格已经在市场上无法买到项目需求中的产品。
所以说,如何缩短采购人在项目需求落实阶段的时间,并使落实的项目需求具有准确性、公正性、有效性、可行性,为后续的采购工作奠定结实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是什么原因造成采购人落实的采购需求效率低、可行性差呢?
采购人落实采购需求的过程中缺少理论的指导、可行的建议以及有效的监督。采购人往往花大力气费劲确定的采购需求上报给财政监管部门,财政监管部门首先会对结果进行初步审查,不合格的退回采购人重新修改上报;合格的流转到集中采购机构。
交易中心是采购实施部门,站在市场最前沿,针对实际招标情况对项目需求再次进行复核性审核。如项目需求存在问题,采购人又要进行二次重复修改,并需要把重新修改的结果申报到财政监管部门,这样就在走这个流程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致使采购的工作效率降低,甚至造成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采购工作。如果在采购人落实项目需求的前期,有个可以咨询、指导、建议并具有监督、监管职能的平台,这样就大大缩短了采购人落实项目需求的时间,从而使结果更准确、可行,极大程度的缩短采购时间,也会很大程度的提高政府采购招投标工作的成功率、采购人对采购结果的满意度。
如果搭建一个落实项目需求指导性和监督性的平台,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首先,搭建为采购人落实项目需求的网络服务平台。此平台由政府采购部门建立,采购人在此网站上进行注册和登记,在确定采购项目内容的前提下,利用注册的账号登陆网络平台,在网站上公布所要采购达到自身功能和要求的粗略需求意向,相关专家或销售类似产品的供应商在网上针对采购人的需求进行指导并提供可行性采购需求参数的落实方案,此方案必须公平、公正,不能存在潜在的品牌倾向性。方案在网上进行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和检查。提供服务的可以是销售类似产品的供应商,也可以是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或是此类产品的专家,他们也是通过网络平台注册和建立自己的账号。此平台的用户必须在网站上进行注册,经过平台管理进行审核通过,对于违规的用户,管理平台可以直接撤销其账户。
再者,设置监管平台,对项目落实方案进行管理、核实、监督。在方案结果公示期内,没有质疑的需求方案,采购人可以直接采纳。同时,对平台内的提供落实方案的供应商实施监督考核管理制度,根据提出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程度进行奖惩制度。成功被采购人采纳的项目需求方案可以进入资料库,并对库里的成功方案公示,采购人也可以直接根据自己具体情况直接选择所需的项目需求可行方案,对于成功选择的次数较多的需求方案系统可以置顶和推荐。如果采购人自行落实了采购项目需求的方案也必须发布到平台接受平台的监管和公众审核。此平台的正常运行,将能改变采购人落实项目需求的尴尬局面。
把采购人落实项目需求的工作完善在采购项目工作的最前端,这样即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又减少了来回修改的繁琐程序,有利于促使政府采购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共资源网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