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3-0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
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现场
公共资源交易数量和总成交额,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晴雨表”和“风向标”。近年来,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不断创新,整合了各区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机构,初步完成了全市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工作。加强对交易全流程梳理工作,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有“流程”、有“标准”。经统计,2017年青岛市共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8926个,交易金额2097.9亿元,节约财政资金58.22亿元。其中,建设工程787.38亿元,政府采购738.87亿元,PPP项目160.68亿元,土地出让交易320.52亿元,国有产权交易60.34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交易监管出实招
青岛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改革交易监管及业务办理模式,实现内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改革原来单人全流程监管交易项目模式,实行审核、监督和组织三分离的模式,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处室按交易流程对交易项目进行分段监管与组织;改革业务办理工作模式,实行业务工作窗口办理制度和前后台制约模式。自2015年4月份起,交易项目的招标文件(公告)审核均在交易大厅一楼窗口统一受理,将业务工作的办理过程对外公开,同时实行前台受理初审,后台复审制度,改变原来一人一项目负责到底的方式。通过实施改革,每个项目至少有6名工作人员参与项目审核、监督和服务,提高了审核质量和办事效率,降低了廉政风险。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工作好坏群众最有发言权。青岛市创新制定了《服务对象评议廉政勤政工作实施方案》,由中介服务机构、评审专家等交易各方主体对工作人员、监督人员的工作效率、服务态度、廉洁情况进行评议。通过实行“一标一评议”,加强了对交易组织服务、行政监督廉洁自律及遵守党风廉政纪律等方面的监督。邀请部分机关干部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等,组建了50人的“效能提速”社会监督员队伍,由社会监督员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进行坐班巡查及监督,并就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公正评议,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赢得了各方交易主体的广泛好评。
完善制度规则体系
加强监管,下好规范交易的“先手棋”。按照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法制办《关于开展全省公共资源交易规则清理并建立长效机制的通知》(鲁发改公管〔2016〕1212号)文件要求,对涉及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形成了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并报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法制办备案。编制了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和服务指南,研究制定了《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文件审核程序规定》《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开评标程序规程》等30多个规章制度。
研究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条件涉及法律法规边缘问题,在全面梳理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条件设定情况后,青岛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专门赴北京向国家法制办、住建部请示对相关政策的把握,争取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先后研究制定并下发了《青岛市重点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招标条件暂行规定》《关于明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条件的通知》等,明确了机场、地铁等重大项目招标条件,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完善平台服务功能
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动“绿色招标直通车”,确保重点项目及时推进。实施交易审核“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理”制度,在符合法律法规和要件齐全的前提下,一般项目3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招标文件审核工作。
同时,为确保新机场、地铁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启动“绿色招标直通车”,采取事先主动与招标人对接,为招标人出谋划策,解读招投标相关政策法规,指导招标人制作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等措施,主动靠前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及时推进。除地铁、机场等特殊复杂项目外,所有工程招投标项目均实行资格后审,取消现场报名环节,投标企业可从网上自行下载招标文件,既节约了投标人的投标成本,又确保开标前投标人信息保密。
为降低企业交易成本,青岛市政务服务管理办自2015年取消工程招投标服务类项目投标保证金,改革施工、货物类项目投标保证金缴纳方式,建立投标保证金网上缴纳系统,开设保证金缴纳虚拟账户,与银行签订保密协议,屏蔽代理机构收款信息,投标人通过下载招标文件时自动生成的随机码,作为保证金识别码,网上缴纳投标保证金,开标前保证金缴纳信息完全保密,开标现场解密保证金缴纳信息,确保开标前投标单位信息不外泄,有效遏制了围标串标违法行为,走在全国前列。
除此之外,中心加快构建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按照国家、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要求,与市工商局、国地税等部门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在全省招投标领域率先建立了严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对被人民检察院列入行贿犯罪档案、人民法院列入失信执行人等五类严重失信法人或其他组织,限制其参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大平台
机构调整彰显改革决心。青岛市整合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胶州市、即墨区、平度市、莱西市和城阳区、崂山区、黄岛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为市级平台分支机构。将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纳入市级统一平台,作为市级分大厅管理使用。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建设全市标准及规则统一、数据集中管理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全市统一交易平台、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规则流程、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信用考评。此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通过推进改革创新,青岛市工程招投标交易环境明显净化,交易的公平和公正性得到有效保障,项目竞争增强,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以房建市政工程施工为例,取消现场报名环节、改革投标保证金缴纳方式后,投标人同比增加了72%,最终报价同比下降了2.78%。
带着精彩的答卷走进2018年,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仍将以创新为第一动力,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进一步扩大统一交易范围,完善信息平台功能。建立全市统一的评审专家及中介服务机构一体化考评体系,全面推行服务标准化建设,构建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共资源网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