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四川遂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多措并举,着力规范交易秩序

发布日期: 2018-03-22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资源网

  【公采传媒/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杨永红】 在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指导处、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的关心指导下,遂宁市坚持以市场化配置公共资源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管理,多点发力,着力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首先,多措并举规范交易秩序。一方面不断改进完善交易规则。一是深刻分析招投标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市政府出台严格招投标监督管理六条措施,对投标企业身份认证、招投标程序管理、勘察设计单位管理、工程变更管理、中标合同管理、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等作出明确规定,加强审批和项目监管,切实规范交易各方行为。二是针对围标问题,废止了“偏差率”评定中标企业办法,房屋、市政项目启用经评审的合理低价评标办法,增加了投标人报价清单细项不平衡报价审查,合理价格竞争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的运用和体现,节资率提高5.87个百分点,买标卖标得到有效遏制,报名家数减少2/3以上,围标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三是针对一人多证、人证不符,影响了标后压证施工的约束力问题,强化大数据运用,在省内、市内对投标人项目班子成员进行网上查询审验,严格审查资质条件,若投标企业用在建未完工项目班子参与投标,将直接被拒绝。四是针对资质挂靠和买卖标问题,严格入库审查和投标人基本账户管理,清理出库基本账户不实企业4500余家,保证金和工程款拨付通过基本账户结转,增大了挂靠买标资金回收风险。五是针对专家细微偏差废标问题,严格落实财政部87号令,修改完善招标文件范本,较好解决了政府采购项目评标中专家随意废标问题。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招投标专项整治。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纪检、检察、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大力开展招投标专项整治,查处围标串标项目185个,涉及标的资金57.65亿元,纪检监察机关立案34人,政法机关立案122人。

  其次,科技支撑规范交易运行。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手段,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因素干扰,促进交易结果由“人为判定”向“系统判定”转变。升级改造交易平台和交易系统,拓展网上交易功能,建成“1网3平台”和“4+X交易系统”,土地拍卖、国有资产(产权)处置实现全程电子化交易,通用货物采购实行电子竞价,工程建设项目实现电子化辅助评标,电子化水平不断提升。强化交易信息公开,将招标文件、竞价结果、中标公示、合同和履约情况等交易信息全部通过公共资源交易网进行公开公示,提高工作透明度。建立专家桌面监控系统和语音交流系统,实现音频、视频同步监控,每个项目音像资料刻盘保存,开评标全程可查可追溯。

  再者,强化管控规范权力约束。按照“工作流程化、内容标准化、操作格式化促进全程规范化”的思路,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将公司注册、上网公告、结果公示等14个环节的主要内容格式化、范本化,编制岗位作业书,做到“每个环节有标准可依、每个岗位有标准规范、每个人按标准履职”。用各环节标准化促进全程规范化,用全程规范化防范交易权力寻租。强化制度约束,建立并落实定期廉政学习教育,专家抽取双随机,全员轮岗交流,重要职能流程化管理,机房后台维护管理,一般业务双人复核审查、重要工作三人审批、下一个环节复核上一个环节工作等六项制度。加强技术防范,落实在多家银行开设保证金专户,前台须同时具备“达到开标时间、双人输入密码”两个条件方能操作读取投标人信息,交易结束前后台信息呈无规则乱码设置,开评标全程摄像录音并刻盘保存,取消U盾后台查询保证金功能,聘请第三方机构对网络及内部交易信息安全进行检测等六项技术防范措施,有效防止了投标信息提前泄密。

  最后,创新方法规范专家行为。在坚持专家独立评标的同时,落实有效措施防范专家评标权力寻租。一是建立“双随机”专家抽取制度,强化了抽取专家信息保密。二是实行专家回避制度,凡是500万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200万以上的采购项目,一律不抽本地专家。三是压缩取消受专家主观判断影响的废标条款,通过软件固化重大偏差废标条款22条,其他细微偏差专家无权废标,废标理由和评标结果在网上公示公开。四是推行商务标和技术标分段评审,商务标实行暗标评审,专家在评审技术标时,无法查看商务标,在评商务标时,无法浏览技术标,增大了专家选择性、针对性废标的难度,促进评判客观公正。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