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4-13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张丽丽】人勤春早,早抓早干。2018年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改革”依旧是各界最为期待的议题。本期梳理出九大关键词,纵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热点。
互联网+政务服务
在今年的两会会场内外,“互联网+”随处可见。政府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中央预算报告都可以通过扫描印在纸质版上的二维码进行查看。两会上的“互联网+政务”已成为中国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缩影。
解读:从2016年起,各地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实践,“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成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最好注脚。随着互联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将会更上一层楼。
制造强国
政府需要加强“制造强国”的配套保障制度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强有力的手段维护企业科技创新所产生的核心利益;深化金融管理体系改革,为企业融资贷款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要深化市场要素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和亲清的政商环境。
解读:支持自主创新的民族品牌,为中国制造与国外品牌同台竞争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保障。当前政府项目和政府财政投资项目在招标、评标过程中,存在着过度迷恋洋品牌、对民族品牌不够重视或设置歧视性政策等突出问题,既不利于财政资金采购到品质最优的产品,又不利于后续设备运营和维护的成本控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国家政策支持、资金倾斜、项目安排去提升技术水平。
减少行政审批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针对长期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问题,必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微观管理、直接干预,注重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5年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74%,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大幅减少。
解读:现在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现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确需减少审批,提高效率,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数据资源存储
随着“互联网+”的推进和各行各业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数据资源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如何管理和利用大数据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数据,掌握在互联网企业手里。而且目前普遍采用的单一方面保存数据的方式,不论是数据的集中有效利用还是数据安全,都存在诸多隐患。
解读:公共资源数据涉及生产、生活、安全等各方各面。如果安全等级较高的数据遭到泄漏,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其后果不堪设想。目前还很少有针对性较强的法律法规可以对第三方保存的数据进行界定。
政务诚信建设
政务诚信建设,“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为基本原则,加快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依法依规将权力清单、工作程序、服务承诺等政务信息向社会公开是促进政务诚信的有效举措。
解读: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政务诚信评价;加强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诚信建设,发挥社会示范效应;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信用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信用监督机制,让守法诚信成为全社会的风尚。
体制机制创新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解读:重点是要大力推进国资国企、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配置机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政策体系。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快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交易市场建设
结合全国水权交易市场建设经验和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计划,加快推动建立全国性排污权交易平台和全国性用能权市场,逐步规范化、标准化区域性交易市场环境权益交易产品,并将适宜于全国层面交易的产品逐步过渡到全国交易市场。
解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创新理念、创新体制。目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正当其时。
信用信息共享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下一步要在4个方面着力:一是不断健全完善法规制度、标准体系;二是进一步提升信用信息共享公开水平;三是加大联合奖惩力度,使失信者受到惩戒,守信者获得激励;四是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解读: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需要加快建设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打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PPP项目招投标
建议完善PPP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制,规范项目招投标操作规程,规范各级机构项目库和专家库建设,实行失信企业监管制度,对于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违规违法行为的企业,根据具体情节,予以一定期限内取消投标资格,甚至给予退市的处罚,破除市场竞争壁垒。
解读:环保PPP项目存在质量不高,地方政府融资及偿债能力风险大、契约精神不强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环境服务价格调整机制,推动建立环保产业基金,完善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制等。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