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4-13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 张丽丽 昌开馨】2018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级党委政府换届之后的开局之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部长讲话务实求真,代表提议可操作性强,无不昭示了新时代中国政府的实力和信心。
两会期间,放管服改革、减费降负、“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信用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等与公共资源交易密切相关的话题备受关注,也指引了下一阶段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本期封面故事,《公共采购》杂志特别盘点了两会与公共资源交易相关的重磅政策和热点动态。
政府工作报告
五年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74%,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大幅减少。中央政府定价项目缩减80%,地方政府定价项目缩减50%以上。
全年要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不合理的坚决取消,过高的坚决降下来,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李克强指出,五年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明显增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针对长期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问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微观管理、直接干预,注重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五年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74%,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大幅减少。中央政府定价项目缩减80%,地方政府定价项目缩减50%以上。
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及时公开查处结果,提高了监管效能和公正性。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一站式服务等举措。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活力明显增强,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对于2018年度政府工作,李克强指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大力推进综合执法机构机制改革,着力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调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加大中介服务收费清理整顿力度。全年要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不合理的坚决取消,过高的坚决降下来,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
全面提高政府效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化机构改革,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
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信用信息共享
信用建设方面,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以及标准体系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统一了社会信用代码,形成了18位数字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联合激励、联合惩戒方面迈出了实质步伐,“信用中国”网站的信息公示作用逐步加强。
信用信息共享方面,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经建成,到目前为止已经和44个部门、所有的省区市以及60多家市场机构建立了互联互通,实现了信息披露、信息公示,以及异议处理和联合惩戒等功能。
信用信息共享主要发挥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为政府的行政工作提供了支撑,包括在推进简政放权中,按照企业不同信用水平管理,对信用优良、讲诚信的企业在行政审批等环节区别对待。同时为政府招标和政府采购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将依法公开的信用信息,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公开,对于严重失信行为发挥震慑作用,6000多户企业被限制融资授信和获得政府资金支持。
下一步主要在四个方面着力:一是要不断健全完善法规制度、标准体系。二是要进一步提升信用信息共享公开水平。三是加大联合奖惩力度,使失信者受到惩戒,守信者获得激励,同时我们会进一步规范红黑名单制度。要规范“红黑名单”的退出机制和异议处理机制。最后是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简政减税减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大的办事便利和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潜力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国家发改委将与商务部一道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地方,修订形成在全国全面实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完善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相配套的制度安排,不断地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最大程度实现准入环节的便利化。二是进一步简政、减税、减费。要进一步清理取消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业协会商会的收费。三是严格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政府严守承诺,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不能对企业不公平对待,不能搞地方保护,要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四是抓紧建立营商环境的评价机制,制定相关评价指标和评价办法,推动各地由过去曾经的争资金、争项目,向争创优质营商环境转变。同时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诺、信用公示为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要制定失信守信“黑红名单”及管理办法规范,把信用机制放在优化营商环境中。
财政部
向中小企业预留政府采购的份额
财政部将创新体制机制,综合施策,继续营造更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首先,继续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继续对中小微企业实施减税措施。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等,预计全年将减负3000多亿元。
其次,继续推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要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在设立了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基础上,今年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完善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政策,进一步优化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对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降低担保费用成效明显的地区给予奖励,目的就是促进增加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供给。
再者,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可以通过采取向中小企业预留政府采购的份额、鼓励企业组成联合体投标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