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5-09 来源:《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采购周期长、效果差,质次价高,恶性竞争,定制特供,“买贵不买对”,种种采购问题每每出现,都把政府采购工作推上风口浪尖。如何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堵住采购漏洞,用好财政资金?在四川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系统“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动员部署暨2018年工作推进会政府采购分组讨论会上,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杨娟提出,要集中梳理政府采购关注度高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恢复政府采购的阳光面貌。
与会的省市州政府采购相关负责人重点就如何有效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标准化,如何抓好政府采购需求论证和履约验收,如何建立好履约考核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
推动通用性产品标准化采购
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天价”采购事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采购需求控制标准缺失,导致采购需求不合理、技术参数要求设置不合理等种种问题,不仅妨碍公平竞争,还影响采购效率和质量。此外,政府采购领域频频爆出的“政府专供”怪事也多与此相关,特别是电子产品政府采购领域,配置、功能相同或类似的电脑等电子产品,被供货商贴上“专供政府采购”的标签后,销售给政府采购部门的价格就比市场同类产品价格高出数百上千元,导致高价采购泛滥。
为此,多数代表建议,推动政府采购标准化可以先从通用性强、采购需求量大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入手,先行先试,统一采购设备的技术需求、商务需求及价格,逐步实现通用类货物项目标准化采购全覆盖。因标准化研究工作量巨大,各地建议由省中心牵头,分配任务到市州进行研究,协作推进。
标准化的采购文件不仅可以减轻采购文件编制的工作量,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采购人因不懂业务需求而不得不根据供应商的要求编制采购文件,从而进一步避免采购文件编制的潜在倾向性。
标准化还是电子化的重要前提。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中,积极修订和固化政府采购交易公告范本、采购文件范本等,并将各类文件范本有机嵌入交易系统,大大提升了电子化采购的规范程度。
完善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系统
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志才提出,政府采购的效率问题,要通过“制度+科技”的手段来解决。当前,各地普遍采取网上竞价、电子商城的方式,推动在线采购、在线交易,不仅解决了效率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腐败,解决了政府采购质次价高的问题。
以绵阳市为例,公开招标的政府采购项目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非公开招标项目也在力推电子档案,并且计划使用视频互动的方式实现,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非公开招标项目的电子化。德阳则通过在政府集中采购中试行取消投标保证金、取缔现场签到环节、推行评审项目网上答疑、评审得分自动汇总及排序等,实现政府采购项目的投标供应商不到现场可完成全部交易流程。
电子商城建设也是各地政府采购电子化的亮点工作。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搭建的电子商城,可提供计算机、打印设备、空调等11个大类通用办公用品的在线采购,且配有专门的团队快速响应采购咨询、配送、安装和售后服务,货物采购最快当日下单当日送达。与原有网上竞价采购方式相比,货物配送安装时间从7天缩短至1天,采购节约率达2~3%,采购价格还可“折上折”,采购人满意度大幅提升。针对采购质次价高问题,广安的电子商城实时价格校验,同时提供比价(竞价)下单功能,采购单位在网上商城系统中按照采购需求在网上商城选择同类同规格产品进行充分比价,同类同规格产品应充分比价(比价不得少于3家供应商),择优选择产品进行下单直购或进行网上竞价。
一些地市的政府采购负责人还提出,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不只是交易环节的电子化,应该是项目审批到履约验收的全链条的电子化,交易中心要加强同财政部门的配合协作,共同推动全流程电子化。
协助把好采购需求制定关
采购文件是政府采购工作的核心,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采购工作效率、效果,甚至关系着整个采购工作的成败。采购需求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采购文件的质量。
根据法律要求,采购需求论证由采购人负责,可以委托采购代理机构组织实施。但实际操作中,采购人不了解采购需求或不了解产品性能的情况比比皆是,从而导致采购需求实由供应商编制或很大程度上依赖供应商的相关数据资料。
如何解决此问题,与会代表建议,一方面,交易中心作为交易服务机构,要刚柔并济,面对不合理的,明显违反法规的,或者有明显限制性条款的采购需求,向采购人提出意见,帮助采购人完善采购需求;另一方面,要对不合规的采购文件,坚决不予以通过。
各地普遍反映,缺乏坚强有力的手段来质疑采购需求的合理性、合规性是面临的重要问题。一位发言代表提出,或许可以通过采购预公告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投标供应商最懂采购猫腻,也最能发现采购文件是否有违规条款或者限制性条款,发布采购预公告后,投标供应商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交易中心搭建好沟通的平台,把意见和问题整理反馈给采购人,可以有效帮助采购人完善采购需求,编制科学合理的采购文件。
与此同时,交易中心也要提高专业能力,做好采购文件编审工作。以乐山为例,通过实行采购文件编审岗位分离制度,实现编制岗专业高效,审核岗层层把关,确保招标文件依法规范和科学合理,防范人为因素干扰造成采购文件带有倾向性、条款具有排他性。
强化政府采购履约验收
履约验收环节是政府采购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不仅关系到政府采购活动的成败,也关系到政府采购的形象和声誉。
在实际采购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采购履约验收要么只是走过场,要么逢验收必出问题。中标供应商不按照合同要求履约、产品以次充好等问题多是在履约验收环节发现的。
如何避免履约验收走过场?与会代表普遍认为,87号令第七十四条规定的“采购人可以邀请参加本项目的其他投标人或者第三方机构参与验收。参与验收的投标人或者第三方机构的意见作为验收书的参考资料一并存档”是对验收的很好监督,对于打击验收中可能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有很好的帮助。个别代表还提出,要推动实现采购履约验收的常态化,真正发挥好履约验收的震慑作用,使供应商不敢也没有机会偷奸耍滑。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