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杨娟:着眼智慧交易,提升服务效能

发布日期: 2018-05-09     来源:《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杨娟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2017年,四川省扎实推进网上政务大厅与实体政务大厅融合发展,持续强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机制体制创新,不断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累计完成交易项目7.56万个,成交金额9362.37亿元,同比增长47.75%,节资446.42亿元,溢价33.3亿元;省本级完成交易额1750.21亿元,同比增长64.1%。

  2018年,四川省将紧密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动员部署和工作推进任务分工,着力推动交易服务工作再上台阶。

  扎实推进“互联网+”

  四川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着眼智慧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互联网+”,网上政务大厅和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全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矿权和国有产权拍卖全程电子化,基本实现投标人的 “最多跑一次”。

  推动形成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一网运行”。通过打造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四川实现全省交易信息统一发布、集中交换和共享。完成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在国务院考核中,四川省获得过名列全国第3的好成绩,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有效形成。

  2017年完成工程项目电子交易274.46亿元,节资28.41亿元。同时,还加快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全省基本实现小额采购 “淘宝”模式,达州、绵阳等地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提升交易现场服务和事中监管效能

  四川全省立足“规范”“高效”两大着力点,交易现场服务和事中监管取得新突破。

  公共资源交易更加集中。省市州各级平台进一步推动公共资源项目集中进场。省药械采购实现“一窗对外”和“一网运行”,国家民航系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进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交易。广元、达州等8个市(州)将农村产权交易纳入市级平台,成都、广安、雅安等地将广告经营权、出租车经营权等纳入平台集中交易。省中心牵头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目录调整,起草《省本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第二批)》,并会同省公管办完成征求意见工作。

  交易行为更加规范。省中心把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现场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会同住建部门联合出台《招标代理机构进场交易行为规范》,进一步规范代理机构交易现场执业行为。广安、遂宁探索建立“评定分离”改革,着力限制专家自由裁量权,规范专家行为。广元建立公共资源交易“黑名单”制度。

  远程异地评标更加广泛。2017年,省中心与甘孜、德阳、达州等市(州)开展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实现远程异地平台常态化。据统计,省中心与甘孜完成远程异地项目70余个,交易金额近4亿元;与达州完成远程异地项目7个,总金额近7000万元。此外,省中心还着力推动跨省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与大连开展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推动解决专家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有效预防腐败发生。

  交易服务更加标准。2017年,省中心建立覆盖3个子体系113项标准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体系,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国家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

  依托交易平台开辟重大项目交易 “绿色通道”。通过为项目提供招标业务指导、场地优先安排及采取固化废标条款降低废标率等措施,推动项目依法阳光高效交易。2017年完成预算10亿以上项目招标10个,如投资概算826亿的“中国公路第一大单”绵九高速G4216线。

  推动2018年度工作全面跃升

  全省系统作为深化改革的主阵地、服务发展的主战场,必须全面掀起“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高潮,深度挖掘问题,积极抢占理论和认识高地,才能更好地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

  针对四川省当前存在的公共资源“应进必进”及全流程监管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各级平台要从抓好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抓好公共资源交易现场管理体制机制创、抓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基础建设建设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平台运行效能。

  抓好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用好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在原有基础上推动实现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处置等项目交易信息全面整合;推动全省电子数字证书交叉互认和市场主体信息注册共享;加强数据报送工作,力争在国务院考核中取得更好名次。推动土地、矿业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全程网络化。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建设,并配合相关部门加快政府采购网上竞价和商城直购价格参照预警体系建设。推动实现异地远程投标、开标、评标、电子监控全覆盖,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探索跨省异地远程评标协作机制。依托电子交易系统广泛开展“最多跑一次”专项活动。交易信息安全风险防范。针对此前在个别地区出现的电子交易系统黑客攻击事件,敲响网络安全警钟,加强信息安全内控制度建设和监管,完成核心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和问题整改。

  抓好公共资源交易现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函询、约谈、函告、通报等现场监督方式,定期分析现场监督发现的问题并报送党委、政府、监察委及行业主管部门报送;开展公共资源交易事中、事后监管的实践探索,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建立事中交易主体诚信库,推动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加强交易大数据分析和应用,为全省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参与全国大数据信息共享协作机制建设,探索全省数据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基本路径;协助相关部门推进“评定分离”改革,探索专家自由裁量权有效约束机制;创新政府采购机制。建立供应商和采购单位的诚信记录,健全网上商城供应商退出机制,扩大质疑和质疑回复的公开范围,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批量集采履约验收;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协会作用,组织知名专家、业务技术骨干为重大事项决议提供智力支持。

  抓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基础建设。持续推动“应进必进”。推动省属国有企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省级企业国有产权项目、司法罚没物品进场交易;探索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新型公共资源项目进场交易路径;鼓励规模以上非集中政府采购项目、军队武警招标采购项目进场交易;积极开展“应进必进”专项督查。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目前省中心已经制定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大纲编制,涉及交易全流程的81个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应急处理和格式文本。完成“两化试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积极推进市县两级平台深度整合,进一步夯实基层预防腐败制度基础。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