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5-11 来源: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网站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着力打造“公开、公平、公正、规范、高效、廉洁”的政府采购形象,2017年底以来,湖北省当阳市政府采购中心以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的建设启用为契机,以提质、提速、提效为目标,认真做好“加减乘除”文章,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了政府采购工作在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方面向前迈进一大步。
在业务培训、规范管理上用好“加法”。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综合业务能力。中心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阶段性开展业务能力测试,不断提高中心干部业务素质,切实做到出口能说、遇事能干、问策能知。二是加强内部管控,促进依法行政。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以“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为主线,拟定了《当阳市政府采购中心内部控制制度(试行)》,明确中心人员岗位及其职责,并与考核兑现挂钩,逐步建立依法合规、风险可控、问责严格的内部运转和管控制度;三是加强对代理机构的日常监管,不断规范代理机构场内行为。制定了《当阳市招标代理机构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对代理机构采取“一项目一考核”和年度累计记分结果应用制,使代理机构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在项目代理、质疑投诉及成本控制上用好“减法”。一是依法实行政府采购代理机制,还权于采购人。为满足采购人对及时性、多样性的需求,根据《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2018以来,坚持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两条腿走路,逐步改变以往所有项目均由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的做法,除集中采购目录以内、限额以上的项目由采购中心实施采购外,其他的项目均由采购人自行采购或委托代理机构采购,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认真学习执行湖北省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尽可能减少技术参数方面的质疑或者投诉。将负面清单中的40条禁止条款作为审核资格条件、采购需求、评审方法时的“硬杠杠”,坚决剔除采购文件中的歧视性、唯一性、排他性条款,守住政策的底线。三是不断降低投标人交易成本。要求所有代理机构不得售卖招标文件,由投标人登录宜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并注册为网员后直接网上下载,投标文件通过CA锁加密后网上上传,开标时不再提供纸质投标文件。
在强化服务、提升效率上用好“乘法”。一是强化双服务理念(为采购人服务,为投标人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制定了《政府采购办事指南》,网上公开具体操作流程、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对来电咨询的,耐心细致做好政策宣传解读,一次性告知项目进场的范围标准、资格条件、采购需求,以及交易各环节工作内容和要求,让采购人少跑路、不跑路。同时,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重点项目开设“容缺受理”的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缩短审核时限。二是利用宜昌市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了招投标活动全程电子化。网上下载招标公告、网上投标报名、网上缴纳保证金、网上下载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远程解密、开标时电声唱标、评标时系统自动播报纪律等,均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各方均可登陆系统实时了解掌握与招投标活动相关的各类公开信息,真正做到信息公开、高效、方便、快捷。
在消除困厄、廉政防控上用好“除法”。以加快推进“市县一体化”交易平台建设为抓手,探索实施“制度+科技”管理模式,在开标室、评标室安装全指向闭路音视频监控系统,监督人、采购人可在评标直播区对项目开标、评标、定标现场进行全程监控,现场见证人员随时阻止和纠正不正当行为,实现了交易全程“无缝”管控,确保交易过程全流程公开公正,有效堵塞了廉政风险“漏洞”。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