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分中心多管齐下,着重提升服务职能

发布日期: 2018-08-07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毛少飞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毛少飞】在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培训会暨全市交易平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上,青白江区分中心、简阳市分中心、崇州市分中心、金堂县分中心、新津县分中心分别进行现场经验交流。各分中心总结了2018年上半年的工作,以提升服务为主要基调,并为市交易中心建言献策。

  青白江区: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管控能力提升

  2018年上半年,对交易平台的服务进行了提质增效,印发了《关于优化重大项目交易服务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完善“重大项目服务承诺制、非工作日预约服务制、工作日延时服务制、错时开评标服务制及流标项目风险预警管控制”等制度机制,对全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招投标相关法律、政策咨询“贴身、贴心”服务,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服务。

  制定政府集中采购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政府集中采购项目采购效率和质量,推动“网上竞价采购”“电子商城采购”等采购方式全流程电子化,提高集中采购机构执行采购的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交易系统终端硬件实力大幅度提升,升级了原有电子交易平台音视频光盘库对接系统,研究采购光盘刻录打印系统,实时调取《成都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云平台》音视频数据。完成了《电子辅助评标系统》升级改造及配套网络建设,研究实施交易评审和交易监控区域升级改造,实现交易监控无禁区、全覆盖,交易现场监督和管控能力稳步提升。

  简阳市:精细化导办服务,中心职能清晰

  近年来,简阳市实施东进战略,在成都以东开辟经济发展主战场,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正视自身差距,弥补发展短板。简阳市分中心一直牢记服务站位,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必须做到位”的履职理念,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突出以服务功能的“位”,实现担当进取的“为”。

  公开交易服务流程、工作规范和监督渠道。推行精细化的导办服务,用心做好现场服务标准,细化服务内容和流程,严格交易主体违规行为及时记录和上报,健全评标过程资料传递管理制度。主动有为,上门服务。依托“开放日”、走近企业“面对面”、业务交流会等活动,推介公共资源交易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流程,增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知晓度,引导各方社会主体有序进场交易。

  主动剥离行政监管职能。强化采购人采购主体责任和招标人招标主体责任,厘清中心在业务受理、文件编制、现场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中与招投标单位,社会代理机构,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边界,努力做到平台定位精准,中心职能清晰。建立《重大项目服务工作方案》,对重大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落实专人负责,全程跟踪,限时督办,开辟重大项目交易“绿色通道”。

  崇州市:服务“订单化”,资源交易制度化

  崇州分中心高起点站位,跳出思维定式,着力做好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主动有为,订单化服务实体经济。随着“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开展,崇州分中心联合有关职能部门用时半个月,深入20余家企业开展走访调研、问卷调查,“订单化”了解企业需求,分析归类汇总本地企业在参与投标活动中存在竞标意识不浓、法律法规不熟、交易流程不清和文件编制不精等“四个不”问题。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开展“订单化”培训并印发了《政府采购服务企业知识手册》,便于企业准确掌握最新交易法律法规和流程。此外,还建立了“订单化”服务机制,试行“热线电话”和“上门服务”。

  第二件事,崇州分中心政府采购、工程建设交易管理规则较为成熟,但资产资源交易管理则显薄弱,仅仅依靠成都市出台的有关规则,并不十分适用于区县,遇到很多进场交易无方案、无期限、无依据。中心起草了《崇州市资产资源项目进场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交易审批、交易程序、交易环节相关时限,从而促进崇州市资产资源交易制度化。

  金堂县:简化办理流程,加强采购回访

  坚持服务平台功能定位,优化外部流程,依法减少业务办理要件。认真梳理和完善业务办理流程及所需要件,并以办事指南的形式对外公布,让服务对象能够准确了解办事流程,少跑“冤枉”路。针对采购人、供应商等服务对象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积极探索“不跑也能办”服务新模式,进一步精简办理资料要件,依法依规取消采购人资料要件现场提交、现场核验环节,为服务对象节省办理时间。

  加强采购项目回访,着力问题导向。随着电子化采购的运用,很多采购项目不再需要业务人员组织实施,为分中心赢得了更多的时间用于采购项目后期管理。采购项目回访列为今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上半年已经对完成的采购项目进行了逐一现场回访,回访对象主要是采购人,回访内容主要包括采购价格、履约验收、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工作服务等方面。其中电子商城采购和网上竞价采购作为新增的两种采购方式,尚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对这两种方式进行重点回访,争取服务到位,采购效率更高。

  新津县:场馆建设标准化,实现监督到位

  新津县大胆探索,形成了“四标准一到位”的现场管理模式,确保交易活动有序进行。

  规范交易场馆建设标准化。对交易场所进行重新布局,将现有两层1000余平方米的场地空间进行整合,合理设立了受理区、自助区、开标区、评标区、监控区、专家休息室等开评标活动的6个区域,并增设导视图,让交易当事人进门“看得清楚”。还采购安装了受理排号机、触摸屏、显示屏、开评标室门禁卡等设备,强化自助服务功能,让交易当事人“办得明白”。

  按照“应进必进”要求,着手对交易中心所有职能职责、项目类型进行全面梳理,制定涉及机构人员、项目信息等公开事项信息和目录,让群众“心知肚明”。着眼前端,将开评标项目、时间、地点等信息通过网站、微信、LED大屏、触摸屏、显示屏等多途径予以公示,让群众办事“心中有数”。

  构建一套“监控网络”“防范体系”,实现交易现场监督到位。“行政监督+纪检监察+公众监督”三位一体的现场监管体系,明确各自监督岗位、监督职责,做到行政主管部门、内部纪检监察、公众积极参与的全方位“监控网络”。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