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9-18 来源: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1-7月,宁波市海曙区完成政府采购进场交易项目数457个,预算金额5.07亿元,中标金额4.77亿元,在中标单位中小微企业占比86.7%,中标金额3.93亿元,占总中标金额的82.3%,同比分别提高15、 20个百分点。
降低进入“门槛”。该区编制、审核采购文件时明确准入条件,在满足采购需求、保证采购内容质量和服务不低于招标要求的前提下,严禁将企业的注册资金、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和资产状况等体现企业规模条件的指标作为资格要求,即使作为评审因素时也严格限制分数,不超过总分的2%,且禁止将业绩条件作为门槛,鼓励小微企业和新创企业进入政府采购市场,激发小微企业投标积极性。
降低投标成本。该区对项目数量比重较大的网上竞价项目一律不收投标保证金,对一般政府采购进场项目也不收取标书费、场地费等费用,并对预算金额较大的项目降低履约保证金交纳比重。
降低融资成本。推出的“政采贷”业务,使中标企业凭中标通知书即可到业务内多家银行进行融资贷款,并享受利率优惠和贷款流程绿色通道服务,大大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降低项目融资成本,提高供货效率。
实行“不跑”交易。运用电子交易平台,让网络代替跑腿,从注册登记、投标报名到下载采购文件、确认报名信息等投标全过程均在线完成,使小微企业缩短了投标时间,节约了时间成本。
坚持政策功能。该区多年来始终将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政策落实到位,在政府采购通用示范文本的评分标准中设置支持小微企业的“硬分”,除特殊项目外不允许不设置该项分值,遏制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歧视、限制、排他性行为,保护小微企业合法权益。六是严把考核“尾关”。监管部门加大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力度,对采购人、代理机构不履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的,采取通报、扣分等措施,确保采购文件、采购流程相关扶持政策落实到位,用考核把住最后一关。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