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衡阳:用心做交易,平台筑未来

发布日期: 2018-11-07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年目标是完成进场交易项目1800宗,交易金额390亿元。如何完成全年目标,今年来,该中心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对标前进,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数据成倍增长,成交总额从去年14市州交易中心的第8位跃升并稳居第3位。成功完成平台整合后首个全市医疗耗材集中采购、首例远程异地评标、18个PPP项目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找准自身差距,深挖问题根源

  账面成绩虽好,但与其他城市交易中心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如,项目进场不到位,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揭牌以来至今年9月底,全市仍有1036个应进必进项目在场外交易,涉及交易总额160.43亿元,影响了衡阳市在全省市州交易中心的交易数据排名,尤其是国土资源交易,还有4个县市的土地在线下交易;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和运用不够全面;公共资源交易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建设还远远达不到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交易水平、质量和效益等。

  首例远程异地评标现场四合一监督

  对此,交易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抓好整改落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与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的衔接沟通,合力将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衡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强化协调沟通,推进项目进场

  项目进场是助推交易数据不断提升的关键。半年来,该中心着力加强与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的衔接沟通,推进项目应进必进,尤其是国土资源交易项目,主动与县市对接,在去年祁东、衡东土地进场交易的基础上,今年又有常宁市、南岳区交易进场,其他县市也陆续进行了沟通,进场势头看好。

  今年1—9月,全市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765宗,成交总额471.88亿元,增收金额24.09亿元,节约金额4.56亿元。其中工程建设项目473宗,成交金额121.4亿元,节约金额3.52亿元;政府采购项目1137宗,成交金额131.88亿元,节约金额1.04亿元;国土项目107宗,成交金额60.81亿元,溢价资金24.08亿元;国有产权项目29宗,成交金额2.77亿元,增收金额0.0088亿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18宗,成交金额153.02亿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项目1宗,成交金额2亿元。

  完善网上平台,营造透明环境

  该中心坚持从“有形”走向“无形”的发展思路,大力建设网上交易平台。目前,国土资源交易、国有产权交易已实现全程电子化交易目标,电子交易率达到100%,有效遏制了不良交易行为的发生,尤其是土地网上挂牌交易,屡屡刷新衡阳市土地交易市场价格纪录,实现了土地保值增值效应;建设工程招投标已实现网上发布交易信息、预约场地、下载招标文件、缴纳保证金等功能;政府采购具备网上交易条件,已经启动网上交易试运行。

  与此同时,中心投入近50万元实施了一批场地设施改造项目,设立了专家独立通道、人脸识别系统、门禁系统等,将评标区域进行物理隔离,有效杜绝招标人、投标人与专家评委的接触,为开标评标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

  依托信息技术,完成异地评标

  近日,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卷烟厂通讯光纤租赁项目通过该中心的在线平台圆满完成了异地评标,标志着衡阳市成功完成第一例远程异地评标项目,不仅刷新了衡阳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新成果,而且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的推广积累了成功经验。

  此次远程异地评标项目,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评标主会场,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评标分会场。省中心主会场随机抽取5名相关领域专家,其中长沙地区3名,衡阳地区2名。两地专家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组成一个两地合一的视频现场,全程实行视频语音实时沟通、在线讨论、同步打分,评标结束后由系统自动汇总评标结果,整个评标过程在环境监控、评委个人监控、评标桌面操作监控、视频会议“四合一”监控下完成,全程有迹可循、有据可考,做到了公平、公正、规范、有序。

  远程异地评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让身在不同地点的专家通过专门研发的在线评标系统,能同时开始、在线讨论,远程完成项目评标工作。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克服评标专家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还能有效遏制和防止围标串标,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的电子化、透明化和市场一体化。今后,随着衡阳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的发展,远程异地评标将实现常态化,评标工作质量和效率更高,交易成本更低,也将吸引更多场外交易的项目进场。

  加强服务管理,规范交易行为

  始终坚持服务定位,将服务力作为中心的发展力,不断开展服务创新活动。深入开展“一对一”见证服务活动,实行服务端口前移,每一个项目都有一名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见证和服务,宣读开评标纪律,组织核验专家评委身份,对评标专家评标行为进行现场考核,进一步规范交易场地秩序。通过现场见证服务,专家迟到、不带身份证的现象少了,评标更加严格了,代理机构的行为更加规范了,广大市场交易主体对交易中心的评价越来越好了。深入开展交易数据分析,将今年1—9月份的交易数据进行不同角度的对比分析,深入挖掘有分量有价值的信息,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数据反映,衡阳市今年来经济发展稳中有增,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交易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深入开展公共资源交易诚信库登记注册,为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奠定基础,目前已办理登记入库的市场主体有1800余家。

  下一步,该中心将继续推动项目应进必进,进一步与应进未进项目的单位进行对接沟通,尤其是国土资源交易和国有产权交易项目;继续巩固前期对接成果,不断扩大县市交易进场数量,做大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盘子,提升在全省市州中心的排名。着力推动交易数据分析。进一步积累各类公共交易数据,加强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分析和研判,为衡阳市宏观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和参考,为发现违法违规交易行为提供数据依据,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的大数据平台作用。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