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11-16 来源:大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10月30日,龙凤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委托大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转让大庆市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芦苇收割权项目进行了价款交割,标志着项目交易程序全部顺利完成。该项目成交价为11.08万元,较资产评估价值5.877万元增值5.203万元,增值率达88.53%。较去年同期项目未进场交易的协议成交价4.08万高出整整7万元。此项目的成交,不仅是大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尝试首例流动资产项目交易的成功,还为日后的同类产权项目交易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基本情况
2018年9月17日,大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该项目转让公告,该项目经资产评估公司评估并出具评估价值为5.877万元的资产评估报告书,转让方公告挂牌底价为5.88万元。至2018年10月11日申请报名及保证金交纳截止日,该项目共征集到2家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参与竞价。2018年10月22日9时30分,该转让项目通过黑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了二次网上竞价。经过多轮次的激烈竞价,最终由意向受让方李婉玲以成交价11.08万元竞得。
主要经验作法
1、充分了解标的物情况,多方查询论证,准确定义资产性质。项目入场前期,由于转让方龙凤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对于芦苇这种可再生资源是否属于资产存在疑问,并且就芦苇一年的收割权转让是否属于入场交易的国有产权范畴专门向大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咨询求证,根据以往的交易经验,国有产权多涉及实物资产、股权、债权转让,这种可再生资源收割权是否属于国有产权交易范围对于中心来说确实是一个新的课题,还没有相关可借鉴的经验。为此,大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一时间组织业务人员查找有关资产定义和国有产权法律法规,并咨询其他地市兄弟交易机构,通过认真分析、反复研究论证,最终确认该资产性质属于国有资产性质,认定其属于国有产权交易范围。
2、认真听取转让方需求,创新确权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交易方案。完成资产属性的确认后,大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根据转让方提供的资料认真进行把关,发现转让方无法提供明确的权属证明,由于芦苇属于可再生资源,转让方也不知如何确定权属,项目入场再一次陷入困境中。中心工作人员对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考量,向转让方提出了确权建议,由转让方所在区的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和法制部门共同出具确权说明,进而形成了清晰完整的权属链条。同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反复与转让方就转让信息发布方案进行了多次协调沟通,经过反复修改,形成了一个合理可行的转让信息发布方案,使该项目最终得以顺利入场。
3、做好顾问咨询工作,主动靠前服务,协助竞买人完成竞买工作。项目进场后,由于该项目有一个县区意向竞买人电脑操作水平有限以及对省平台交易流程不熟悉,在注册、报名、提交材料、竞价等各个环节均无法独立完成,为此大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利用休息时间给予主动帮助,通过微信视频通话功能与竞买人进行实时视频指导,帮助其顺利完成了网上注册、报名、提交材料等环节。在竞价前,该意向竞买人担心竞价环节出现意外,提出要到中心现场进行竞价,中心专门安排人员和电脑设备保障其进行竞价工作。
4、进行交易风险评估,强化保密意识,保证项目交易高增值率成交。由于该项目意向竞买人中有存在“不良交易行为记录”的竞买人,为避免个别竞买人利用公告中的漏洞,在恶意竞价后不履行相关义务,导致项目流标的情况发生。中心在项目报名截止前再一次对转让材料和信息发布公告进行梳理,逐条进行风险预判,保证项目交易条件公平、公正、公开,不存在交易风险。同时,中心还依据内控制度严格对负责该项目的前、中、后期人员进行约束,加强教育,强化保密意识,保证了该项目交易高增值率条件的形成,确保了项目交易圆满完成。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