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12-10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张丽丽】近年来,河南省许昌市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围绕打造“诚信许昌”的目标,积极作为、主动探索,全力推进信用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7月,许昌市在全国261个地级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排第28位,居河南省地级市第一名。
10月26日,在许昌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被评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许昌市公管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针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各行业出现的虚假竞标等严重失信问题,强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倾力打造公平诚信交易环境,用“制度+科技”堵塞交易漏洞,用“阳光+诚信”约束交易行为,市场秩序逐步规范,质疑投诉明显下降,交易生态不断净化。据统计,今年1—10月份,市级平台共组织进场交易项目1475宗,交易总额155.3865亿元,节约资金2.1404亿元,增值资金60.1984亿元。
针对行业特点,构建信用体系
为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让交易竞争主体满怀希望而来,高高兴兴离去,赢得光彩,输得服气,许昌市交易中心切实增强忧患感、责任感、紧迫感,及时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坚持常态化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对公共资源交易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通知》《交易当事人不良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交易当事人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等文件,构建起以法规为基础、共享为核心、服务为动力的信用体系,为记录信用状况、提示信用优劣、警示信用风险、褒奖诚实守信、惩戒失信行为奠定了制度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简政放权改革举措的实施,必然要求加强以信用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针对当前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还存在信用记录缺失、失信成本偏低、守信激励不足、履约践诺不诚等问题,许昌市交易中心通过建立守信企业激励机制、警示企业预警机制、失信企业惩戒机制和严重失信企业淘汰机制,实现对企业从进入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监管,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机制。
依靠科技支撑,促进诚信交易
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失信惩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推进失信惩戒机制,信用信息的记录、公示和共享是基础。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和个人更多的行为可记录、被记录,可储存、被储存,可分析、被分析,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算法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信用信息记录、采集、加工、共享和应用的效率。
许昌市交易中心依靠科技支撑,促进诚信交易。标本兼治,多管齐下。抓治标,形成科技防失信的震慑。在交易现场安装高清摄像头、电子门禁、手机信号检测仪、信号屏蔽仪等,为有关监管部门提供实时可靠全覆盖的监控手段,以科技手段震慑场内的失信行为。抓治本,构建科技防失信的屏障。强力推行招标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实现全流程网上封闭运行。实行网上远程解密,开展异地远程评标,研发“鸿雁传书”不见面网上开标系统,努力实现企业“足不出户”就能投上标、知结果。抓预防,构筑科技防失信的阵地。实行“四堵四晒四分离”,倒逼交易主体诚信交易:实行开标时解密报名投标和保证金缴纳信息,开标后抽取评标专家、到齐后打印专家名单等制度,封堵报名下载、上传标书、交保证金、专家抽取等信息泄露渠道;在网上晒“卷子”、晒“考场”、晒“作业”;评标时专家评标、业主观标、部门监标、投标人候标,在不同区域场所依托视频监控实现“四分离”,让该公开的必须公开,该保密的一定保密,该隔离的尽量隔离。今年以来,通过电子交易系统先后发现并预警投标文件MIK雷同7起、投标保证金账户异常行为51起,整改不规范开评标行为20余次,处理违规企业9家、评标专家3名,起到了较强的震慑作用,围标串标、弄虚作假、恶意竞标等不良失信违规行为明显减少。
搭建信用平台,强化信用监管
通过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不断提高社会公共生活的透明度,可以有效降低社会交往的风险和成本, 促进减少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摩擦和冲突。在共享的信用信息机制之下,失信者将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惩罚,承担较高的经济代价,从而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形成良好的诚信意识。
许昌市交易中心通过搭建信用平台,强化信用监管。首先,加强信用信息披露。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许昌市)开辟信用信息专栏,设置记录共享模块。先后对80名评标专家、42家投标企业和代理机构失信行为进行了记录、公告,并限制其进入交易平台参与交易活动。其次,推行交易在线监管。组织市直及各县(市、区)行政监督部门进入全省在线监管平台,对公共资源招标采购项目审批、交易、履约实施全过程实时在线监管,实现了交易信息在线查询、评标评审全过程在线查看、交易痕迹在线追溯、监督管理在线实施。再次,规范质疑投诉行为。出台《质疑(异议)投诉质证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公开回应质疑投诉长效工作机制,组织交易项目质疑投诉质证会,形成了良好社会效果。
开展联合惩戒,警示失信行为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诉求。对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品德;对企业而言,诚信是黄金资产;对社会而言,诚信是公序良俗;对国家而言,诚信是重要的软实力。因此,加快失信惩戒机制建设, 有利于培育和促进褒扬诚信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许昌市在开展“文明诚信经营”活动的基础上,健全“红黑榜”发布机制,在许昌市民之家、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许都公园等处定期发布“红黑榜”,推动市场主体从“要我讲诚信”到“我要讲诚信”的转变。
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将河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联合奖惩系统嵌入,自动查询全省范围内的投标人严重失信记录并进行拦截。还通过将已注册失信企业进行CA证书解绑使其不能登录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对未注册失信企业进行标注使其不能办理CA证书无法进入交易系统,对1260家失信被执行人采取了限制措施。在惩戒的同时还依法依规修复信用。已经根据惩戒发起部门结案文件,为13家企业办理信用修复。
今后,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积极弘扬传承千年的以“关公弘义”为代表的许昌诚信文化,开展各类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交易主体的诚信意识,树立“以诚待人、实干兴业、信义立身”的社会新风。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