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12-29 来源: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坚持抓教育提醒、抓制度防控、抓平台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交易服务“两不误”“双丰收”。1-11月,共完成各类项目交易868项(宗),成交金额289.89亿元,增收节支资金60.81亿元,未发生党风廉政方面的不良反映。
抓教育提醒,扎牢思想防线
坚持每月专题教育,周例会、月小结会、季度研判会、半年总结会等常态教育;以理论学习、观看警示片、到廉政教育基地现场教育等丰富载体,让廉政意识根植职工心间。积极利用上级通报、典型案件和廉政苗头等,分别采取面对面约谈、点对点提醒、层层防范提醒、层层传递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做到防患未然,警钟长鸣,及时扑灭苗头隐患。通过在办公电脑安装廉政屏保、节假日给干部职工群发廉政短信等,时时处处预警,引导干部职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今年来,先后开展专题廉政教育11次,参加或开展常态廉政教育26次,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2次,组织到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2次,拒绝服务对象送来的土特产和礼品(物品)2次。
抓制度建设,强化风险防控
修订《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解退办法》《市本级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解退办法》等,将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保证金退付方式交由招标人在线发起,政府采购项目保证金由代理机构在线发起,较大幅度缩减招标人(代理机构)提交资料的舟车劳顿和保证金的解退时间。以“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编制《投标保证金退付办事指南》等3类7项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明确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事流程、办结时限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针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以“打造最佳政务服务示范城市”为契机,全面梳理排查本单位职能职责涉及的服务事项,制订印发涉及37个服务事项、118条责任清单、95项工作风险点、118条防控措施的《服务事项清单》,承担清单事项的责任人、科长、分管领导层层签字认领责任,做到岗位职责、风险防控精细化。
抓平台规范,减少制度漏洞
运用科技手段预防风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预防人为因素对项目交易过程的干扰。针对政府采购项目开标前2小时解密报名供应商名单可能发生串通投标、商量报价等问题,积极与行政监督部门研究堵漏对策。将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供应商名单解密时间调整为与项目开标时间同步,最大限度限制了串标问题。自6月份调整以来,全市实施政府采购项目274项,中标(成交)金额2.61亿元,节约资金0.27亿元,资金节约率9.37%。资金节约率比前3个月的3.01%有较大提升。针对投标保证金数据与项目交易数据存放在一起可能泄密的问题,将保证金缴纳方式由B2B模式调整为虚拟子帐号模式。即在组建项目时,系统在合作的银行分别随机生成保证金子帐号,投标人按该帐号通过网银或柜面转账缴纳投标保证金(可跨行缴纳)。开标前,该数据分别存放在合作的6家银行,开标后才推送到交易系统。杜绝系统被攻击或管理人员通过技术手段提前知晓参与项目投标人名单的问题。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