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1-08 来源: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网站
荆门市公共资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以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目标,以宣贯《湖北省公共资源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条例》为主线,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全年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场交易1430项,交易规模284.58亿元,中标金额262.47亿元,交易规模和中标金额同比分别增长0.74%和1.05%。其中市本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场交易648项,交易规模140.92亿元,中标金额131.69,交易规模和中标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1%、29%。
整合交易平台。在去年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交易规则、管理制度、服务标准、信息发布、考核评价“五统一”的基础上,通过2次集中督查,督促各县市区恢复了县级政府采购中心机构设置及运行,有效保障了政府集中采购依法依规进行。
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完善交易平台建设。全面落实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依托电子交易平台,实现所有交易过程网上留痕,压实市场主体和行业监督部门责任,提高监管效率。二是规范保证金收退。对依法收取的投标保证金,严格执行全省统一标准,并积极推行银行保函缴纳方式,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对未中标的投标人,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2日内,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三是推行备案管理。对非国有投资房地产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取消强制招标要求,让房地产开发企业自主决定施工单位,自主选择进场交易,今年,总投资达46亿元的4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选择了备案管理,有效降低了企业招投标成本,得到了市场主体普遍认可。
打破市场壁垒。一是放开市场准入。彻底放开市场保护,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取消进荆备案、名录库等市场准入门槛,充分调动潜在投标人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为外地企业参与荆门建设提供平等机会,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二是取消原件要求。在经过2年从半流程到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过渡后,联合市住建委等行业主管部门修改电子招标示范文本,取消原件和纸质投标文件提交、核验要求,统一采用网上核验,提高市场主体满意率。三是拓展交易范围。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功能,切实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先后为第三方审计服务、造价咨询服务、医疗保险共保体等有招标需求的《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以外的非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提供进场交易服务,让荆门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