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一叶扁舟轻帆卷,敢为人先大创新
——珠海市“无主进口商品”网上竞价处置

发布日期: 2019-01-08     来源: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作者:林燕新 林桃 夏冰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改革大开放的时间洪流里,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事业犹如一叶扁舟穿行在海洋,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作为一个致力于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展现了珠海市公共资源行业领域创新的精神风貌,奋力谱写着公共资源交易事业新篇章。下面介绍一下珠海市“无主进口商品”网上竞价处置的创新案例。

  一、交易方式大创举:现场拍卖转网络竞价,交易方式“面对面”转为“背靠背”

  2013年9月,按照珠海市政府要求,珠海市行政执法部门查获的“无主进口商品”进行公共资源网上竞价,竞价方式从“面对面”转为“背靠背”,有效地解决了暗中围标、串标、恶意压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竞买人通过网络竞价系统在网上自由报价,无需面对其他竞买人,不受恐吓、干扰,足不出户地参与竞价交易活动。在网络竞价的自由竞价期内,只要竞买人完成报名手续并成功交纳保证金,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激活其注册的网络竞价账号,竞买人即可在报名期限内自由竞价。这种不限时间不限地点,随时报价的模式,彻底打破以往现场竞价拍卖的时空限制。

  同时,为配合“无主进口商品”处置时限要求高的特点,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网上竞价系统已有“增价式”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开发了 “降价式”交易的新功能。此方式借鉴了“荷兰式拍卖”的方式,竞价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直到第一个竞买人应价后成交,即在网络竞价系统上设置一个高于处置最低价格的价格作为底价,竞买人在网上应价,若无应价则在规定的时间内价格按照事先设定好的降价幅度下降,若有人应价,则该应价人为成交人。若到达最低处置价格仍无人应价,则此次处置结束,标的物收回。

  在处置过程中,海关、公安边防等执法部门作为辑私罚没(“无主进口商品”)的执法方、市海防与打私办作为业务协调及委托方,市物价部门作为估价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交易服务提供方,各方主体通力合作推进我市缉私罚没等公物(“无主进口商品”)的公开处置交易。

  2018年7月5日,珠海市“无主进口商品”Hennessy XO、贵州茅台酒、奶粉等物品一批(2018005期)(共13个标的)作为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第一个交易无纸化、网上零跑动项目,在中心平台完成网上交易。该批交易项目共有13个标的,成交10个,交易底价为147.3086万元,总成交金额184.5736万元,增值37.2650万元,溢价率为25.3%。截至2018年8月,珠海市“无主进口商品”累计成交438宗,成交金额7083.99万元。

  图1:无主进口商品看货现场

  图2:2017-01-23 ,珠海市“无主进口商品”IPAD air、手表、hennessy VSOP酒、BIN389酒等物品一批(201701期)(共5个标的),成交金额325.51万元,增值138.73万元,增值率74.27%。

  二、交易法治化、规范化和透明化,促进效率和效益大提升

  2014年2月,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印发《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操作细则、中止和终结操作细则、网络竞价规则》。其中,网络竞价规则针对“无主进口商品”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漏洞进行了修订,成为网络竞价活动的指导性规则。

  2014年7月和2015年3月,珠海市海防与打私办与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先后联合印发《珠海市关于鲜活、易腐“无主进口商品”先行处理工作流程》及《珠海市对鲜活、易腐“无主进口商品”进行公共资源网上交易系统竞价处置工作流程》,流程规定了案件移交、发布协助调查处理公告、联合审查、价格鉴定、现场处置及网上处置等工作的具体步骤,细化了各工作要点,实现了珠海市“无主进口商品”处置网络竞价“规范+效率”齐头并举。

  图3:珠海市生鲜易腐进口商品

  2014年12月,珠海市财政局印发《珠海市市级行政执法机关没收物品处置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了珠海市没收物品与走私物品的监管路径,公共资源交易机构的职能以及没收物品处置方式及程序、价格评估和竞价处置流程等。

  2016年7月,广东省海防与打私办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无主物”处置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我省各地市打私部门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在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上,逐步实现涉嫌走私“无主物”处置的法制化、规范化、透明化,提高涉嫌走私“无主物”处置的效率和效益。

  三、交易平台交易功能大展现

  如何打破潜在竞买人少的问题,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做了很多工作,如多次登报征集潜在竞买人,同时联系行业协会、生鲜市场等相关行业,增加客户群体,还通过网络、微信等方式继续拓展外地客户,以增加项目交易的竞争性。目前中心CRM客户数据库已有广州、深圳、厦门、北海等地500多个客户群体。

  四、打通交易创新链条“最后一公里”:落实“最多跑一次,网上零跑动”改革要求,实现交易“电子化、无纸化”

  作为有稳定客户群体的 “无主进口商品”项目,落实“最多跑一次,网上零跑动”的改革新要求有着巨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互联网+”新形势,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直在为实“无主进口商品”项目交易“电子化、无纸化”不断探索。

  经过简化流程、取消不必要的环节,已实现交易活动所涉及的项目信息交易公告、项目登记、投标保证金、身份查验、资质审核等环节全部在线进行。从信息发布、申请、竞价、成交结果等都按程序自动辨读,委托方、竞买方均实行实名认证和信息加密,也保证了竞买方身份的真实性、安全性和保密性。竞买人从报名、交纳保证金、竞买交易都不必来现场,全程可在网上进行,竞买方在家或手机APP上点点鼠标即可完成网上交易,如未竞得则由中心自动退回保证金,实现零跑动。

  五、上级认可以及社会荣誉

  珠海市在广东省率先通过网上竞价方式对“无主进口商品”进行处置,实现了交易过程更加公平、公正、透明,提高了处置效率,杜绝了腐败和暗箱操作,创新了交易方式。原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海防打私办主任罗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波带队组成联合工作组曾调研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认为珠海市结合实际、顺应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建立并试行以公共资源交易网络为平台的“无主进口商品”网上公开竞价处置系统,采用现行最先进快捷公正的网上交易方式,填补了《广东省反走私综合治理条例》规定的不足,探索了缉私罚没物品处置的新途径,社会反映良好,值得推广。

  2016年12月,珠海“无主进口商品”网上交易系统荣获2016年度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十大科技成果奖。2018年12月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看广东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步伐”创新经典入围案例。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