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1-30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日前,“黄石市电子招投标行政监督平台”入选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成果。该平台实现了对招投标过程的量化管理,能够对串围标等异常现象进行数据分析,并可有效治理围标串标、假借资质等违法行为。
“黄石市电子招投标行政监督平台”于2016年9月19日正式上线运行,是湖北省内首家招投标在线监管的电子平台,标志着黄石市招投标监管进入“互联网+行政监管”新时代。平台主要服务于公共资源综合监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经过不断升级完善,当前,主要提供网上备案预警提示,开标、评标、定标实时在线监控,串围标分析与异常纠错,信用信息公示与查询,市县一体化监管,行业监管互联互通,大数据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撑等功能。
串围预警让监管更具针对性
黄石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不断升级完善在线实时监督、黄牌提示、红牌纠错、统计分析、数据联动等功能模块,实现了行政监管“人工+科技”的转变,让监管更趋智能化,有效解决了过去招投标市场串围标发现难、查处难等问题。
计算机的对比分析和数据计算处理能力有效减轻监管难度。通过内置数学模型,自动计算投标人商务报价得分,既缩短了评审时间,避免人为错误,也便于行政监督人员通过数学模型对投标人商务报价进行综合比对,对报价呈规律性的投标人进行精准识别。又如,平台可通过保证金缴纳异常、标书内容异常、报价异常、标书硬件信息检查、投标终端异常五个维度对投标项目进行分析检查,按照提前设置默认分值进行打分得出综合分值,以便监管部门对异常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和排查。
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统合,在实现监督人员对项目在线全流程、全环节动态监管的同时,还可对办理时限超时、风险点预控等数据异常情况自动发出预警信号,保证项目正常稳定运转。平台运行至今,已发出32次预警提示,监管局都进行了及时处理。
针对围标串标隐蔽难查的问题,通过标书特征识别技术、标书相似度雷同性分析技术,对投标人IP地址和使用电脑的物理网卡、硬盘序列号、标书相似度检查等信息自动识别,防治围标、串标行为效果进一步提升。例如:在某运动场改造工程项目中,监管局通过行政监督平台对投标文件硬件信息进行分析,查明多家投标人投标文件系由同一编制工具制作,接着顺藤摸瓜,查明背后文件制作人为同一人,锁定证据后按视同串通投标依法取消前三名中标候选人资格,并对涉事的十余家投标人依法予以处罚。
平台运行两年多来,通过串围分析发现违法违规案件11起,共立案查处7起,对涉案的21家企业依法进行了处罚,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25份,累计罚款153.7万元。
数据分析让监管更智能
行政监管平台提供并保存了大量详实的电子监察数据、诚信和投诉管理数据、决策支撑数据、视频监控录像等资料,除了做到本地的利用之外,还为省、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数据,为处理投诉、调查案件提供了数据资源,同时也解决了监管难、查找难、统计难、分析难等问题,做到了“在线监管,一目了然”。
在行政监督平台上,所有进场项目的进场数、发标数、开标数、废标数目、成交数目、中标单位中标项目数、进场交易主体情况以及成交金额等均可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报表、图形等形式展现,帮助监管部门准确掌握进场项目整体情况,为监管人员提供详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监管平台内置数学模型,可以直接将评标的各项数据按照模型进行分析比对、汇总结果,通过横向、纵向分析投标人的报价、投标终端、标书内容、标书硬件和保证金缴纳等多个维度,得出监管人员需重点关注的有围标串标嫌疑的项目和单位,使监管更加智能、快捷和精准。
此外,对进场交易项目数量与金额,成交与节约资金以及交易主体活跃度与关联度统计分析,还将为政府决策提供实时信息和数据支撑。
信息联动让监管更高效
黄石市公管局坚持全域发展思路,率先实现市县交易平台统一、交易规则统一、系统信息统一、专家管理统一,实现了全域范围内招投标活动“一网通办、同城通办”,为统一监管打下了坚实基础。市县之间、行业主管部门之间信息监管通道打通后,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全城共享,让监管走向全方位、无处不在。
各监管部门通过平台不仅可以调阅项目全过程中间数据,也可以对项目进行在线监管、动态管控,并实现联调联动。监管平台还通过接口向省、国家公共服务平台传输共享数据。
依托行政监督平台,各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对本行业交易项目实施实时、动态、在线监管,实行部门之间对招投标活动的全环节管理,由过去仅依靠人工进行开评标现场监管变为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实时在线监管,形成联动、联合、联控的综合治理新格局。
失信惩戒让监管更具威慑力
信用监管是治理招标投标市场乱象的治本之策。黄石市公管局着力实现从重视行为监管向强化信用管理的转变,推动了跨部门信用信息互通共享,加大了失信惩戒力度,市场主体诚信意识明显提高。黄石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也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黄石市公管局在全省率先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目前,共有448家招标人、140家招标代理机构、4643家投标人和1083名评标专家信用信息录入数据库。交易过程中,黄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一标一查询”制度,充分运用“信用中国”等信用信息资源,严格核查投标人是否存在串通投标、围标、挂靠、以他人名义投标、出让,或者出租资格、资质证书供他人投标行为,行贿犯罪记录、失信被执行人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此基础上,强化信用查询结果运用,对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实行记录量化管理,对“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分别予以记分处理,对被“记12分”的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直接纳入“黑名单”,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否决其投标,对“黑名单”外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在评标中规定予以扣分处理。
2018年,黄石市通过“信用中国”查询有8家投标人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当场取消投标资格,起到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