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1-30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张丽丽】安徽省阜阳市历史悠久,人文蔚盛,是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的东部门户城市之一。近年来,阜阳市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放管服”改革,简化交易程序,优化交易环境,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投标人、供应商、竞买人参与,切实将平台整合的改革红利转化为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改革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日前,阜阳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召开全市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市公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丰收通报了2018年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完成情况、平台建设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共完成项目1581个,成交总金额405.91亿元。其中建设工程项目完成890个,预算总额约196.139亿元,成交总额约170.093亿元,节约总额26.046亿元,节资率13.28%;政府采购完成470个项目,预算总额约6.46亿元,成交总额约5.84亿元,节约总额约0.62亿元,节资率约9.6%;产权交易项目完成97个,预算金额约0.8809亿元,成交金额约2.0945亿元,增值金额1.2136亿元,增值率约137.77%。土地交易共成交124宗,起始价206.02亿元,成交总额227.88亿元,增值率10.61%。
优化升级系统,推进平台信息化
2018年以来,阜阳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有:控制价21.37亿元的阜阳西站站前广场项目,控制价7.08亿元的城南新区道路综合管廊工程项目,控制价9.9亿元的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南湖历史文化景区工程项目等,都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顺利完成交易,有力保障了阜阳市高铁新区、城南新区和西湖新区的建设进度。目前,阜阳“省市共建、市县一体”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良好,并不断优化和升级系统,为公共资源交易提供更加高效的信息共享服务。
阜阳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于2016年11月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是在参考学习安徽省内城市先进做法的基础上,运用阜阳市云平台服务,按照国家和省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数据规范搭建的,包含公共服务、项目交易、行政监督三大系统。目前,平台已全面实现与安徽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交换,能够及时向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推送项目交易数据及相关信用信息,实现了终端覆盖县(市),形成了全市统一规范、共享共用的“一网三系统”。
2018年以来不断加大平台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优化升级电子交易平台,增加了交易数据异地备份存储、交易监察服务器、交易系统日常审计日志系统等软硬件设施,还安装了手机检测门系统,利用电子技术手段,实现手机检测门与门禁系统的联动运行,增设对专家的脸谱识别考勤管理,杜绝评审专家私自携带通讯工具进入评标区和冒名顶替评标问题的发生,提升了开标、评标、档案管理智能化水平。
跨区域合作,形成精准服务格局
为整合信息,节约资源,减少财政支出,阜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了跨区域一体化合作,阜阳中心市场主体信息推送到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建设市场主体信息、信用信息库推送至合肥,利用合肥“徽采商城”对接建设完成“徽采商城(阜阳)”并成功上线,其中包含网上竞价、网上超市板块等。目前,阜阳、铜陵、宿州、淮北等地市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企业库。
跨地域开展远程电子评标,实现了与外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硬件设施资源和优质评标专家资源的共享,有效提高评标效率和评标质量,增强了评标的客观公平性和公正性。2018年,中心不断完善交易系统功能,实现了与六安、淮南、蚌埠以及各县市的远程异地评标,同时也实现了远程解密开标。也标志着阜阳市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已迈入新阶段,减少了投标人、评标专家的奔波之苦,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提高了开标、评标的效率。
积极推行网上商城业务,拓宽采购渠道。目前,“徽采商城(阜阳)”本地供应商已达到477家,全市有540个行政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使用“徽采商城(阜阳)”进行网上政府采购,交易订单1.74万个,交易金额达2.14亿元。为了方便供应商进行网上交易,中心每周通过网络在线对公开征集入围的阜阳市网上商城本地供应商开展业务培训,并实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方可进行交易。
提高服务水平,推进交易规范化
营商环境的好坏,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检测仪”,是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心不断规范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优良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方式,利用新媒体拓宽服务渠道。建立微信公众平台“阜阳市公共资源交易”公众号,利用“阜阳公管”公众号及微博以及上线的“标桥”客户端,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扩大信息覆盖面,让市场主体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提升信息发布服务水平。
修订完善全市统一的招标文件示范文本,依照《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及监督服务的要求,结合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市情实际,定期对招标文件示范文本的内容进行了补充、细化和更新。目前,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有三大类5个板块110多个示范文本供招标人选择,重点明确各类评标办法的适用范围,强化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着重强调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突显各类建设工程行业的专业特点,以适应招标采购项目择优择价的新需求。
下一步,中心将不断完善“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平台系统建设,进一步打通瘀点、堵点,切实提高交易电子化水平。增强主动服务意识,降低办事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群众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