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凝聚地市经验,为全省发展贡献力量

发布日期: 2019-01-31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古语有云:“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众筹”的核心理念恰在于此,就是要汇聚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的力量和智慧,省市一体共同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江苏省运用“众筹”理念,在充分发挥地市特色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各施其力,形成成果后全省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主任座谈会上,省市相关负责人就本地的工作亮点进行了经验分享,对系统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对任务推进中面临的难点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为推进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贡献智慧。

  南京:打造交易可视化(“晶项链”)系统

  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信息网络部部长孙涛

  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全省可视化(“晶项链”)系统的开发、建设及试点工作。“晶项链”品牌整体含义为精准透明的项目交易链条,通过项目交易标识码,将不同交易环点连接起来,形成完整信息链,实现全景展现项目进场交易全过程信息,力求做到动之轨迹、走向明了、全程掌控,让交易进程更加清晰透明。

  截至目前,“晶项链”平台已完成七类专业信息点的核对、筛选和对接,共802个信息点,已对接644个信息点,其中工程类运用了39个页面、260多个信息点展示交易流程数据。

  晶项链不仅全方位、全链条展示交易信息,还具备交易慧眼功能。交易慧眼实行红、黄、蓝灯三级预警显示,对72个交易重点环节的29个交易风险点和21个廉政风险点实施动态监管和自动预警,做到发现风险在先、防范风险在前,防止小问题酿成大事故。

  无锡:政府采购实现全流程电子化

  无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邱献平

  无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为引“针”,将省财政厅监管平台、省政府采购专家库、无锡数字一证通平台、市保证金综合管理平台、电子采购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中心门户网站等9个条“线”系统,编织成“一张网”,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互联互通。同时还对接电子发票系统,实现交易服务收费、开票不见面。

  中心巧用系统思维,将不同的业务场景对应固化在系统中,实现政府采购12个业务环节全流程电子化。按照标准化、模块化的建设目标实行数据嵌套式管理,提炼形成采购业务文件标准化模板16套、各类统计分析报表130余套,全部以模板形式在系统内展现,所有模板均可自动生成,采购需求一键插入,数据一次录入多地引用,有效防止过多人工操作导致交易违规风险的发生。

  徐州:交易一次办结,数据分析预警

  徐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元成

  徐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拓展交易平台业务范围,按照“成熟一项、推进一项”的原则,在原有工程建设、国土矿产、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业务的基础上,推动农村产权、医药器材、政府非集中采购、排污权交易等业务进场交易,将原有电子交易系统整合融入统一的电子交易平台。

  在排污权交易工作中,中心不断优化交易流程,采取“一次见面办结”的办法,切实节约排污权指标购买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中心还与相关部门协商,将排污权指标审批系统与产权交易电子竞价系统进行无缝对接,真正实现“不见面办结”,开创全省公共资源排污权交易信息化的先河。

  中心还持续优化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平台,通过建立数据挖掘分析模型,可对各类历史交易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利用系统找出“中标专业户”与“陪标专业户”的背后交易“隐情”,同时可对发生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各环节的异常行为实现同步或异步的预警,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常州:深度推进全项目、全流程电子化

  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施晓东

  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工程招投标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项目全面实现电子化招标,施工招标采用综合评分的项目均实行远程异地评标。中心还全面推行暗标和横向评标,增强了技术标评标的保密性,提高了竞标质量,有效消除明标评标过程中评委打分倾向,进一步减少了人为因素。

  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市本级采购单位委托中心进行的政府采购项目通过系统开展采购活动,实现从接受委托、制作采购文件、信息发布到中标结果公示和合同信息上传全程电子化。国有产权交易系统现已开发完成,实现从项目受理、发布公告、注册报名、保证金交纳到项目成交均在网上办理。目前,低值废旧资产项目全部通过系统进行在线交易,其他产权交易类型也将逐步应用。

  苏州:设计研发大数据可视化平台

  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庄朝鸣

  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结合交易领域的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大数据分析指标体系,设计开发了面向监督管理、面向市场主体服务、面向中心管理的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分别从公共资源交易总览、电子招标交易监管、远程异地评标交易监管、招投标电子监察、投标人分析、中心管理等方面来分析苏州市工程建设领域的总体情况。目前,中心已初步完成平台建设和全市各县市区的数据采集、整合、清理工作。

  在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方面,平台应用TCI企业竞争力指数的计算模型来分析和综合评价企业交易竞争力,应用了预测算法来预测当前年度下一月份的交易数据,设计了围标串标模型,苏州还联合高校以及行业专家研究分析论证,并邀请了专家评委对大数据在智能辅助评标方面的应用进行专题研究。

  南通:助力“不见面开标”全省推广应用

  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沈国庆

  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全程无纸、全程共享、全程受控、全程安全”的目标,开发建设市县一体的“公共服务、电子交易、电子监管”三大平台系统,实现全市交易数据的集中管理、全市业务流程的有效规范、全市交易信息的统一发布。

  作为江苏省“不见面开标”试点单位,南通市在全国率先推出“鸿雁不见面交易系统”,打破传统场内现场交易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在线实时开标、文件远程解密、数据实时查询,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打击围标串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心独创的自动化无人值守、远程定位、可视化交互、时间轴和关键帧等六项专利被国家专利局受理。

  2018年9月,江苏省确定由南通交易中心牵头开发“鸿雁不见面开标系统”全省标准版。中心迅速行动,制定详细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倒轧序时,加快推进。目前,标准系统已初步完成研发,试点后可在全省推广复制。

  连云港:积极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

  连云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邢成科

  连云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升级完善“一网三平台”建设,建成集合政府采购、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医药交易、产权交易以及综合交易的电子交易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交易,并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和电子监管系统。

  中心还在全省率先试点跨省远程异地评标。2018年4月11日,江苏省首个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合作试点项目在连云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连云港、启东、宜兴、合肥等苏皖两省四地评标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利用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实现文件传送、画面直播、语音交互,同时利用投标文件数据分类抓取、商务标自动汇总计算、全过程网上操作留痕等技术手段推动智能评审。远程异地评标利用现代科技,以监督电子化、标书电子化、评委异地化、评标远程化、管理网络化为主要特征,实现跨省区域专家资源共享,打破时空限制,对推进连云港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具有深远意义。

  淮安: 构建“一体化采购人平台”

  淮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孙爱东

  淮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透明办、跟踪查、全面管”的设计理念,开发建设政府采购“一体化采购人平台”,将采购单位传统的线下操作的业务全部进行线上操作,从采购需求提交、沟通和确认,采购文本初审,电子签章和确认,到评委抽取通知,以及质疑回复、合同签订等功能全部实现线上操作。平台的开发应用实现了采购人对采购项目的可追溯、可查询,采购人可通过平台实时了解采购业务过程和采购进度,减少了采购人的奔波次数,加快了双方工作效率。

  此外,平台还把采购单位和交易中心所有的沟通记录文件全程留痕,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发生。中心内部可通过平台对项目进行动态跟踪监督,对于超时尚未完成的项目,项目负责人须说明原因。政府采购“一体化采购人平台”在全省属于首创,处于领先地位,对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意义重大。

  盐城:云平台助力电子化交易全覆盖

  盐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刘益彬

  盐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构建“统一信息发布平台、统一交易规则体系、统一专家资源管理、统一诚信库管理和统一监管体制”的交易平台,着力推进电子化交易全覆盖。中心在原有建设工程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基础上,2018年基本实现水利工程、货物与服务、产权交易等交易类别全程电子化,交通工程、政府采购部分环节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全覆盖工作成效显著。

  中心积极配合省中心开展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信息共享数据库和CA验证互认接口开发工作,并被选定为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开发试点单位。

  中心还全面提高硬件配备水平,建设专用光纤通道,提供网络需求保障,并为各类交易系统和服务平台系统服务器申请了超大空间的云服务支持,为各类系统运行更快、更可靠、更安全奠定基础。

  扬州:创新“统一受理平台”,打造移动办公新模式

  扬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吉流

  扬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结合省中心提出的“十统一”建设理念,部署实施了扬州市“统一受理平台”的二期建设,在全面完善优化统一受理平台各项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开展实际需求,研发新增了五个方面的功能模块,分别是统计报表功能、项目检索功能、手机APP功能、场地预约功能、进场交易证明打印功能。其中,手机APP功能将为中心工作人员、投标人、评标专家提供移动办公服务。

  扬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布局建设综合管理平台,涵盖了“管理平台、交易平台、监管平台”三大平台的建设,综合平台建设将升级改造已有交易系统和数据库,对线下交易项目研发全新的交易系统,以所有进场交易项目全部实现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为目标,建立管理、交易、监管终端覆盖各个分中心,构建上下联通,数据共享共建的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

  镇江:服务标准化与电子化深度融合

  镇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赵波

  镇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根据《公共资源交易现场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积极配合省中心,会同海安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依据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场所的配置划分、等级分类和服务、人员、信息发布、标识标志、安全及异常情况等管理要求。

  中心制定的开评标现场管理、专家抽取管理、异常情况处理、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及各方现场纪律和程序等管理规定,构建了规范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规则,并在全市范围内应用。中心还以交易系统升级为契机,及时更新完善标准化系统建设,以业务流程优化为载体,不断增强标准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中心积极研发OA协同办公系统,在原有PC端OA系统的基础上,对原有系统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完善,并拓展开发了公共资源交易移动端OA系统功能,目前移动端OA系统已完成技术开发,正在组织试运行,择期上线。

  泰州:搭建全市统一电子化招投标平台

  泰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舒莲香

  泰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平台入手,建立以市区基础数据库和交易系统为基础的全市统一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交易平台,水利和交通工程电子化交易平台方面,要求各分中心与市中心同步统一使用相关专业的电子化交易平台。

  建设工程远程开标系统已经上线,5个开标室均可进行远程开标和现场直播。考虑到网络及视频服务器在开标时的信息访问量,平台采用网页直播形式,减少单用户登录的流量堆叠问题,5个开标室同时开标也能满足要求,同时还能为远程评标留有一定网络资源。

  产权交易方面,泰州市使用“e交易”平台,产权交易从报名、竞价、成交确认到保证金自动退还等实现全过程电子化。

  宿迁:一网通办,深度推进不见面交易

  宿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刘宝春

  宿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推进建设工程及政府采购的交易项目全流程不见面,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投标企业获得感。

  中心将“七方主体”(招标人、投标人等)和“七大服务商”(平台软件服务商、CA认证服务商等)纳入平台体系,打通从报名环节到中标通知书发放全流程电子化通道,投标企业无需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现场,全部通过交易平台实现网上注册、网上申办寄送CA锁、网上报名、网上投标、网上缴纳保证金。投标人还通过远程网上开评标虚拟大厅参与开标评标,实现在线远程开标解密、远程评标答疑、远程答辩等全流程网上走,不跑腿。

  宿迁还通过构建合同、科技、信用、监管“四位一体”阳光招投标机制,发挥合同约束作用、科技支撑作用、信用引领作用、监管保障作用,搭建公平竞争阳光平台。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